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的元语用考察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10YJC740126)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0SJB740004)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0]27号)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建平;刘娇;;走出身份迷误——解析《眼望上苍》的种族身份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李明洁;称谓图式:称谓语的认知模式[J];汉语学习;2000年03期
3 王晓红;称呼语的社会文化标志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曲婧华;称呼的语用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袁周敏;方宗祥;;言语交际中的身份建构及其理据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袁周敏;;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的身份建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陈新仁;论语用平衡[J];外语学刊;2004年06期
8 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2期
9 吴亚欣,于国栋;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美;王翠霞;;话语标记语Well的元语用意识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冯洁茹;;话语标记语“I think”在访谈节目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瑞敏;;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4 齐银山;;背称语的使用特点及分类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王瑞敏;;浅谈汉语他称表达中的爱称表达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6 樊莉囡;;论顺应性语境构建与元语用意识凸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管延增;丁帅;;北京高校学生的招呼语使用情况再调查[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毛浩然;吉灵娟;;well、now、then的话语标记功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吴文辉;;浅析人称指示语变换与言语行为[J];才智;2008年21期
10 刘丽娟;;话语标记语but的元语用意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金宝荣;汉语指示语及其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马丽;《三国志》称谓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莉萍;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梦甜;汉英称谓语对比研究与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牟雅敏;语篇标记语对中国大学生英语新闻听力理解影响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海花;新兴社会称谓语“美女”“帅哥”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艳霞;首话题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久阳;顺应论视角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佳男;英汉学习词典中称呼语的语用信息处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毛一琼;话语标记语like及其语用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邵丽娟;集会语境下面向公众的称谓语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娱;事件性临时称谓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郁万霞;甘肃永登地区称呼语及其演变的调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熠煜;平衡是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从老子的《道德经》谈起[J];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2 孙薇,程锡麟;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3 李明洁;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与功能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4 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J];汉语学习;1992年02期
5 李明洁;称呼语的运用规则和协调理论[J];汉语学习;1996年04期
6 严辰松,高航;国外语用学20年:回顾与前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周祖城;平衡理论及其对管理者的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1999年01期
8 袁周敏;方宗祥;;言语交际中的身份建构及其理据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年04期
10 李树新;汉语传统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敬林;英文书信中的称呼语及敬语[J];大学英语;1996年08期
2 赵英玲;论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陈俊,彭仁忠;称呼语在中西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赵亮;试论“语言是社会的镜像”——称呼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丁崇明;男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功能配置及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6 汤贤均;析“祥林嫂”之类称呼语的结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7 荣晶;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及其相关因素[J];思想战线;1994年02期
8 陈丽冰;《雷雨》称呼语的特点及原因[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9 宁越红;俄语名词称呼语交际类别浅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6期
10 王晓红;称呼语的社会文化标志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封淑珍;;称呼语运用例谈[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绍明;;军人制式称呼语浅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白鹏鹏;;探究称呼语的人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秀芹;张积家;;关于“老外”一词的心理学研究——对一个称呼语使用动机和感受的调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余华;刘楚群;;群体确称语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曹铁根;;称呼与得体[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9 胡习之;;话语角色定位及其语言表现形式[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祝克懿;;口语称谓语的缺环现象考察[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艳元 田梅;称呼泛化折射时尚变迁[N];贵州政协报;2011年
2 张春芳;相似的中韩称呼语[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张永奋;临时称呼语趣谈[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销售基本知识(三):交往中相互介绍的细节[N];电脑商报;2003年
5 王泉根;古人取“字”的解析[N];河南科技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韩冬 实习生 张玉红;“老外”在唐山找到“家”[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7 李航;我市以“巧”促“实”开展公民道德教育[N];商丘日报;2006年
8 湖北省枝江一中 董云;语文学科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9 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全安中学 李正刚;冒号五用七不用[N];学知报;2010年
10 任秀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医患对话的社会语言学研究[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戴晓雪;汉语称呼中的“代位”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畅;《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严苡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王美雨;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及满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果娜;中国古代婚嫁称谓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夕宽;军校学员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同军校文化与网络结构的互动[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程冰;现代韩中称呼语的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李英实;关于初级中学《朝鲜语文》教科书的称呼语研究现状[D];延边大学;2011年
4 王亚丽;《聊斋俚曲集》称呼语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5 张丽;称呼语与对外汉语教学[D];西北大学;2010年
6 郁万霞;甘肃永登地区称呼语及其演变的调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琪;中美高校师生社交称呼语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唐红秀;论教师称呼学生的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毛仕慧;中英称呼语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张慧;《汉语听力速成》中称呼语的英汉对比研究及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4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3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