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韩国中级学习者近义词习得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4 15:3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推广,越来越的孔子学院建立在不同的国家。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术环境。特别是近几年,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中高级教学阶段,汉语学习者的词汇量是衡量其汉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众所周知,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这也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学习障碍。而作为一名韩国汉语学习者,我深深感到区分近义词的重要性,并且在韩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这也给韩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近义词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本文在对汉语近义词传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韩汉对比的角度出发,找出韩语中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区别,从而让韩国汉语学习者更好更准确地学习和使用汉语近义词。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中韩关于汉语近义词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从传统分析的角度对汉语中的近义词进行分类和整理,并结合韩国学生实际的使用偏误作进一步地分析,找出在韩汉语学习者习得近义词的难点和重点。 第三章主要是从韩汉对比的角度,引出韩国汉字词。通过对比把其分为同形同义、同形异义、异形同义和近形同义几种类型,并结合汉语近义词的习得特点和实际调查,从而发现了韩国汉字词在学习者习得汉语近义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确定了四种类型的习得难度。 第四章主要是针对韩国汉字词在汉语近义词习得中的重要性,发现了目前在韩国的汉语教学中教师本身的教学策略和使用的教材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韩国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近义词时,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偏误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操练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策略的学习汉语近义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第五章主要是对第二、三、四章的主要内容做总结性的阐述,并对论文的创新之处和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赛丹;大学英语近义词教学浅议[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郑红霞;;对中级学习者的英语形态学教学(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7期

3 丁宝源;同义词、近义词教学体会点滴[J];中国俄语教学;1986年04期

4 敖桂华;;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汉语学习;2008年03期

5 刘缙;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漫谈[J];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01期

6 徐慧芳;中国中级英语学习者中介语错误实证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何建友;王磊;李新;;英语语音学习策略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8 蔡绿妍;;“小说连载”——以写促学的探索[J];教师;2010年06期

9 易晓莉;;日语中级学习者共同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J];华章;2010年34期

10 万礼;;第二语言对于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基于中国日语学习者日语可能态习得的实验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商报实习记者 刘闪;计算机学习用书亟需升级换代[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军;中国学习者英语型式构成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智焕;韩国中级学习者近义词习得偏误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晓羽;中学语文近义词教学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田园诗;留学生近义词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潘美莲;老挝留学生使用汉语近义词偏误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5 国佳;韩国本土“A不比BX”与“A没有BX”的习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凤;对外汉语递进连词辨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方红秀;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林庆顺;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宗胜男;多媒体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净丽;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近义词complete entire total whole搭配及语义韵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0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40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