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敏感话题”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亓华;美国意识形态对汉语教学的渗透及我们的对策——从普林斯顿大学编写的汉语教材说起[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2 杨福亮;;汉语教学中的“敏感问题”及应对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亓华;;试论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的必要与可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4 王添淼;;文化定势与文化传播——国际汉语教师的认知困境[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俊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敏感问题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卫娜;;试论近代日本的人口问题与对华移民侵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劲松;;侵华文学中的“他者”和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以林芙美子《运命之旅》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陈洋;冶玉;冯春莉;;日本的文化侵略——以“关东州”的图书馆事业为中心[J];东北史地;2009年04期
4 吴丽华;;近代日本利用宗教侵华及其对中国宗教文化的破坏[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7年00期
5 刘恩格;;论抗日战争中的中日思想战之日本观[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7年00期
6 王珍仁;;论“满铁”对华的文化侵略与渗透[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7年00期
7 李娜;;后藤新平“文装武备论”是满铁文化侵略政策的精神母体[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9年00期
8 李倩;;对日本统治台湾、大连时期电影业的考察[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0年00期
9 代世莹;;人物与环境——浅析《紫日》中秋叶子形象[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10 崔昆仑;;试析鸦片战争时期日本士人的中国观[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志永;;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化战初探[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劲松;殖民异化与文学演进[D];四川大学;2007年
5 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颖;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的“对支文化事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闫超;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谢忠宇;满铁附属地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影;日伪在华北沦陷区学校之奴化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思言;中国武侠文学与日本武士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王哲虎;论汉语教学在美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红国;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中国情结[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体;抗战时期日本对华文化侵略和中国反文化侵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吴朝美;试论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文化输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艳;论战时体制下伪满协和会的助日侵华活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森;简论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干部的史学教育[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利;《滨江日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亓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20年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魁京;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问题的多面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4 亓华;美国意识形态对汉语教学的渗透及我们的对策——从普林斯顿大学编写的汉语教材说起[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5 徐枫;风险投资与文化冲突[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06期
6 郭熙;“对外汉语学”说略[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7 程翠英;论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李英田;;敢不敢触及“敏感问题”检验思想解放的真假[J];领导文萃;2008年18期
9 戴云;禁忌语及其文化根源[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群言;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涛;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教学[D];四川大学;2007年
2 马洪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德林;台湾意识的形成与新型的两岸关系[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焦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萍;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莫群俐;;汉英服装商标词中的文化异同对比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文月娥;;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贺继宗;刘瑞强;;从翻译效应学角度谈《孙子兵法》的文化影响[J];语言与翻译;2007年03期
5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J];中国外语;2008年04期
6 陈岚;;翻译标准与文化传播[J];商场现代化;2008年25期
7 王芳;;文化传播审美规律与诗歌翻译审美实践[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李艾岭;;略论翻译批评的功能[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苏林娜;;文化传播中的汉语语义场效应[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10 陈白颖;;语言利益与文化传播[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李淑静;;幂姆:文化的守望者——幂姆的认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邓军;李萍;;论全球语境下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5 陈好林;;从文字与文化的关系谈起——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专题学术讨论笔录之一[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相武;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常大群;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传播初探[N];光明日报;2010年
3 ;北京奥运在美将有汉语转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记者 杨晓丽 实习生 刘欣;三大古文字字库问世[N];湖南日报;2006年
5 袁s,
本文编号:2547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4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