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方言三种体标记的共用分布与特征互动

发布时间:2020-02-16 10:27
【摘要】:跨方言看,汉语方言中进行、持续和完成三种体标记呈现三大类型:位置对立、标记兼用和标记三分,形成一种"五缺二"格局。借鉴语言类型学的动因互动分析思路,采用两个情状特征的互动可以进行解释:特征一是"终结——非终"的区别;特征二是"过程——状态"的区别。研究表明汉语方言研究与类型学研究可以实现良性的互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定欧;说“貌”——以广州话为例[J];方言;2001年01期

2 王健;汉语方言中的两种动态范畴[J];方言;2005年03期

3 黄正德;;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语言科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仲儒;;外围格的论元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杨凯;;鄂东方言的“体”助词[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杨凯;;湖北蕲春方言的进行体[J];方言;2008年04期

4 马志刚;;英汉非宾格结构的跨语言差异[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2期

5 苏莉莉;;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宾语式“把”字句的推导与生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6 张文程;;轻动词理论的起源[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1期

7 项菊;;湖北英山方言“在”的用法及相关问题[J];方言;2012年03期

8 刘鸿勇;彭国珍;;汉语中的“使动—被动”式领主属宾结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贾丽娟;李攀登;;从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视角分析汉语的作格小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孙天琦;;存现结构中动词的词汇投射过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琴;泗洪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吕艳辉;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手部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倪蓉;现代汉语作格交替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杨作玲;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刘辉;现代汉语事件量词的语义和句法[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俊阳;现代汉语双事件结构衍生关系的被动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平;苍溪方言体貌范畴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邱闯仙;山西平遥方言的时体系统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蒋尊国;湘南蓝山土市话的体系统[D];暨南大学;2006年

5 臧付伟;英汉语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肖亚丽;黔东南方言语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涛;湖南汝城话的体貌标记[D];湘潭大学;2008年

8 王清;罗田方言的进行体和持续体[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吴旭虹;南宁白话体貌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隋娜;汉语NP1+Vi+NP2句式与非宾格理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喻遂生;重庆方言的“倒”和“起”[J];方言;1990年03期

2 汪国胜;湖北方言的“在”和“在里”[J];方言;1999年02期

3 李小凡;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J];方言;1998年03期

4 江蓝生;“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J];古汉语研究;1994年04期

5 伊原大策,柴世森;表示进行时态的“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6 左思民;现代汉语的“体”概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韩景泉;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与格理论[J];现代外语;2000年03期

8 朱行帆;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现代外语;2005年03期

9 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2 杨永忠;;非受事宾语句类型的参数分析[J];现代外语;2009年01期

3 杨连瑞;于善志;王俊举;;对中介语语料的类型学错误分析(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3年03期

4 李讷;石毓智;;论汉语体标记诞生的机制[J];中国语文;1997年02期

5 赵金铭;;差比句语义指向类型比较研究[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6 蔡金亭;汉语体标记“了”对英语过渡语中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4年01期

7 孟凡胜,滕延江;标记理论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8期

8 张平;;语言的类型与文化[J];语文学刊;2006年16期

9 钟静;;广西博白客家话的体标记“紧”[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9期

10 金立鑫;;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安琛;;“V起来”中“起来”非体标记之刍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颂育;;异源同型语素的辨析——以闽南方言多功能虚字眼“咧”为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红岩;;汉英主题结构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赵红玲;;汉语中“V掉”结构小议[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陈正堂;毛宝龄;;实验性RDS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7 张爽;孙海波;吕红;金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丁云花;Budahn Holger;Peterka Herbert;;萝卜D染色体在7号连锁群的定位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华英;;仙游话动词的体和貌浅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郭文;张亚历;智发朝;王继德;赖卓胜;姜泊;;胃癌超声内镜分期与微小卫星DNA不稳定性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谢运;犊牛培育技术与饲养管理措施(下)[N];中国畜牧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亮;EPC:举起上帝之手[N];国际商报;2004年

4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奶牛“三率”[N];中国畜牧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宋冰 肖遥;朱坤杰:大山深处的环鸟志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三年后可用“基因”改良树木性状[N];科技日报;2002年

7 首席记者 周爽;黑嘴鸥环志:给鸟儿上个“户口”[N];盘锦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罗兰;动物的新境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记者 凡心;EPC在我国正式启动[N];中国包装报;2004年

10 SINEAD 译;高手如云 刀光剑影[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林;特殊句式的作格阐释[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王翠;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陶伏平;湖南慈利通津铺话连词、介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苏俊波;丹江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李波;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蔡金亭;语言因素对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8 武和平;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进行体标记的优选论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盛银花;安陆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缪俊;现代汉语句嵌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东生;宾阳话语法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 范彦;湖南华容话完成体标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淑娟;淄博方言体貌系统及相关虚词研究[D];汕头大学;2001年

4 蔡丹;诸暨话持续体标记兼远近标记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平冈正史;日本汉语学习者对于体标记的习得[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小玲;汉语体标记“起来”的句法语义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朱涛;湖南汝城话的体貌标记[D];湘潭大学;2008年

8 李妍;现代汉语中的进行体标记“在”[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9 刘璐;泰州方言中与“厄”相关的体标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徐佳欢;对情状体假说的检验——中国学生一般过去时的习得[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80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0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