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BIS模型的“A(也)就算了,居然还B”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18:59
【摘要】:随着网络用语日趋普遍化、丰富化并触手可及,作为当下生活中十分流行且富有生命活力的网络语逐渐得到语言学家们的青睐。而“A(也)就算了,居然还B”作为当代汉语中的一个新型构式,尚未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构式语法、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建立社会背景下的整合构式模型(BIS模型,B代表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I代表Inheritance,S代表Social Background),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A(也)就算了,居然还B”语料进行研究。笔者发现“A(也)就算了,居然还B”的构式义为:言语者对某一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现象中A事件的发生让言语者无可奈何,没想到还有比A事件更过分的B事件发生,表达言语者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惊讶、不满、或嫉妒。虽然目前已有少数学者分析了“算了”、“居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词汇、语义、语用、篇章特征方面。在当代汉语中,“A(也)就算了,居然还B”频繁出现在各大网络社交媒体中,逐渐成为社会流行语,可见,“A(也)就算了,居然还B”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典型新型构式。本文搜索了236条新型构式“A(也)就算了,居然还B”并建成一个语料库,按词性将其分类,以社会背景下的整合构式模型为理论框架分析“A(也)就算了,居然还B”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并进一步揭示“A(也)就算了,居然还B”构式形成的机制、动因,并作认知解释。笔者发现,该构式的句法特点是:A和B可以由名词、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副词或小句充当;其语义特点是:在语义上可以表达积极或消极的感情色彩;语用特点是:常用于网络语言当中,具有强烈的主观态度。此外,笔者还发现,当单独分析“A(也)就算了”这一构式时,其构式义为:某人不计较某事的发生;单独分析“居然还B”时,其构式义为:对B事件的发生表示难以置信,实在出乎意料;而“A(也)就算了,居然还B”的构式义要比单独的“A(也)就算了”及“居然还B”构式意义相加还要丰富的多。研究表明,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本文建立的社会背景下的整合构式模型对“A(也)就算了”构式具有较强的阐释力,该模型也弥补并发展了概念整合理论及构式语法相关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锁林;;当代新兴构式“我A,我B”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8年01期

2 李洪儒;;论语言的人类中心论与言语的自我中心性[J];外语学刊;2018年01期

3 廖巧云;;语义修辞的识解机制[J];现代外语;2018年01期

4 王馥芳;;生态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互借鉴[J];中国外语;2017年05期

5 刘瑾;杨旭;;论构式化的基本特征[J];外语研究;2017年03期

6 薛旭辉;;认知的内涵、方式、特征及其识解: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J];外语学刊;2017年04期

7 王寅;;哲学与语言学互为摇篮[J];外语学刊;2017年02期

8 刘兴兵;;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语言主观性研究[J];外语学刊;2017年02期

9 陈晓蕾;陈文博;;构式语法化与语法构式“各种X”的显现[J];当代修辞学;2016年06期

10 陈文雪;;谈“居然”和“竟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年07期



本文编号:2644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44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