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关于写作心理语言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6-19 02:52
【摘要】:现代写作教材及理论研究,往往默认主体直接运用自然语言思考、写作;按心理语言学理论,写作内孕所用的内部语言应属于"心理语言",而非"自然语言";写作心理语言的能力决定于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其基本功能为:认知把握、预见推衍、意识表征;其基本特点具有片段性、跳跃性、内核性、混含性等;其生发运行围绕主体之"意",按一定的规律进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凤兰;;论维果茨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哲学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马正平;赋形·路径·策略·文本——人类广义写作思维的基本原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3 刘占峰;高新民;;心灵观念的语言学之源——兼评杰恩斯关于心理语言的“古生物学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正平;从反映走向与创构、应对的结合——对人类思维概念和分类的当代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张萌;张积家;;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学思想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马正平;知行递变:写作行为的思维模式与内在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4 王光荣;维果茨基与现代心理科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许高渝;维果茨基和苏俄心理语言学[J];心理学探新;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兆荣;写作主体的理论分解[J];河西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黄晓;试论写作主体的建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3 袁明光;论写作主体的智能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刘新华;论写作主体的创造意识[J];福州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5 梁惠娟;论写作主体的人格意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王正;论写作主体的人格魅力[J];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王冠;写作主体分型建构论[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邵志华;写作主体的思维进程及其调适[J];琼州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孟建伟;;研究写作目标优化写作主体[J];写作;1995年12期

10 李广德;论写作主体的心理能力[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辛林;;激发写作主体的写作心理驱动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郭辛林;;激发写作主体的写作心里驱动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陈学璞;;论网络对写作的挑战[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4 阳海洲;;经济写作中的思维模式[A];贵州写作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2年

5 尹军;;写作受体与公文写作[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6 尹相如;;人无我有编新著 人有我优创精品——关于编写小教专业写作教材的思考和探索[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7 尹相如;;人无我有编新著 人有我优创精品——关于编写小教专业写作教材的思考和探索[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8 王雯靖;;创新型写作教学模式初探[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9 陈妙云;;中文专业写作课程内容设置的再思考[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10 黄俊杰;;试论广义写作[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鹏飞;当代应用写作研究的挑战及对策[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 姜艳红;应用文写作主体心理因素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3 韩雪松;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费春杰;Web2.0时代写作主体的探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俊勇;写作基本规律再认识[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6 杨正光;新时代背景下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作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7 路明;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8 魏延茁;现代广告文案的文化透视[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然;论应用文写作中的语象[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赛贤;当代写作学视野下的庾信诗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0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20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e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