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VN式词语概念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9:13
【摘要】: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较第5版新增VN式词语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阐释VN式词语语义生成的机理。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可以为VN式词语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可以说明该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研究发现构成成分语义容易理解的VN式词语运用简单型整合网络构建;在语义上有相似关系的两个构成成分运用镜像型整合网络来构建;词语的意义由构成成分引申而来或由构成成分的一部分提供语义特征来理解运用单域型整合网络来阐释;构成成分字面义毫无联系或者语义冲突的VN式词语运用双域型整合网络构建。另外,通过对比整合层级和整合类型发现,一般来说,随着整合度的增高,简单的整合类型中的词语数量会下降,反之复杂的整合类型中的词语数量会上升,但也存在例外。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从研究范围、选题意义等方面说明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及其意义,主要介绍了VN式词语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通过语素性质界定选取本文研究对象并从词性和结构两方面对其进行描写。第三章介绍了概念整合的相关理论,并着重该理论在词语意义构建方面的解释力,为构建VN式词语的语义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从整合层级方面将VN式词语划分为四个等级,低整合度、次低整合度、次高整合度、高整合度。第五章从整合类型方面分析了VN式词语的整合机理,并选择典型词语制作语义构建网络示意图;根据整合分布情况,试图发现整合度和整合类型的内在联系。第六章是对本文的概括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6
【图文】:

示意图,概念整合,示意图,心智


nier(1994)认为:“概念整合是一组非组构性的过程,在此过能力被唤起,从而产生层创结构。”①概念整合的本质是人的认即在一系列心智空间的概念整合网络中进行的,通过映射结构知域有意识地选取其中一部分意义整合起来,达到认识新意义是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该理论认为心智空间对输入信息的加础,据此,2002 年 Fauconnier&Turner 提出了心智空间的互动就是指心智空间之间的互动。整合是在四个心智空间的互动下输入空间Ⅱ、类属空间、合成空间。四个心智空间的互动模式象、概括的心理空间,其中包含的内容是输入空间Ⅰ和输入空的结构和意义;输入空间是指有待整合的内容,两个输入空间促使概念得以构建;合成空间中的内容是两个输入空间整合的空间简单组合所不能得到的浮现意义。福柯尼耶将四空间的关来,如图 1。

概念整合,层级模式,层级性


第 4 章 概念整合的层级性第 4 章 概念整合的层级性馥芳(2003)指出:“由词所代表的概念的整合是以义项为异,具有层级性。如果两个概念在其基本义或本义基础上提,这种整合是低层级整合;如果两个概念在其引申义(其中础上提取部分语义特征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是高层级整合。”N 式词语为例,如,“闭嘴”“出声”“产床”属于低层级整合子”“钉钉子”属于高层级整合。

相似性,程度


比如“抬手”,其原型意义“抬起手,让通过”我们还在使用,由整体引申出的“通融或宽容(多用于求人原谅)”这一引申义,也很常用。如什么原则问题,您抬抬手,这事儿就过去了。在高整合度中,根据词语整体的不同,分类阐述,一类是整体隐喻,一类是整体转喻。4.4.1 整体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看来,隐喻本身就是一般的语言现象,不是传统观念上的在人类思维和行动中,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的基础是相似性。以相似性为基体的、简单的、熟悉的概念去认知抽象的、复杂的、陌生的概念是人类认知束定芳(2000)认为“相似性有程度之分,相似性的程度与隐喻的隐喻性有相似性的程度大小与事物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①如图 3。根据他动物与人类的相似性要大于人类与人造的相似性。如,“领头羊”就是动物隐而“铺路石”就是人造物隐喻人类,前者的相似性更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歆;宋作艳;;汉语形名复合词的语义建构:基于物性结构与概念整合理论[J];中文信息学报;2015年06期

2 王顺玲;;国内概念整合理论研究现状(2000-2014)[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陈敏哲;白解红;;单域整合网络的意义建构机制探微——以网络新词“blogebrity”和“celeblog”的意义建构为例[J];外语教学;2014年03期

4 周红;;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看东北方言“整”的语义阐释[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郭高攀;王宗英;熊宜春;;词级概念结构的认知理据与翻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束定芳;黄洁;;汉语反义复合词构词理据和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7 吴为善;陈颖;;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J];汉语学习;2007年05期

8 雷卿;;论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理解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王正元;;词语意义成因的整合机理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谢晓明;王宇波;;概念整合与动宾常规关系的建立[J];汉语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晓玲;现代汉语三音词语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周日安;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常碗丽;基于概念整合的2014年度新词语语义分析[D];河北大学;2017年

2 梁叶;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汉语非宾格动词带宾语句式[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3 曹嘉玲;三音节新词语的韵律特点及其概念整合效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王世昌;现代汉语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朱佳蕾;形态句法界面:汉语动名复合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张素玲;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6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76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