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认知视角下英汉类词缀的语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09:5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数字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大量新事物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很多新词,原有的很多旧语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关系户”,“加班族”,“艳照门”,“零风险”及英语中“fireworks”,“bulletproof”,“Irangate”等新词层出不穷,其中“-户”,“-族”,“-门”,“零-”及“-works”,“-proof”,“-gate”这些英汉类词缀的兴起也填补了新事物在词汇表达上的空白。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国内外学者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悠久的研究中,语言学家们基本达成“类词缀是介于自由语素与词缀之间的语言单位”的共识。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Lakoff提出的理想认知模型及Fauconnier㤘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吕叔湘列举的45个汉语类词缀及Dieter Kastovsky所列举的65个英语类词缀的语义生成机制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通过研究,本文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英汉类词缀的语义是如何生成的?(2)英汉类词缀的语义生成机制有哪些异同?研究表明,英汉类词缀认知语义的生成主要依靠隐喻机制与转喻机制。隐喻是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转喻是单一认知域内的映射。隐喻和转喻作为主要的认知模式,对语义的构建起到重要的作用。45个汉语类词缀语料中,32个通过隐喻机制生成其语义,13个通过转喻生成。而在65个英语类词缀中,19个通过隐喻生成,46个通过转喻生成。社会与文化的差异造成人们认知的不同,隐喻与转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认知模式,在类词缀的生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英汉类词缀的认知语义产生方式,有利于更透彻的了解英汉新词的含义、关系及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6;H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丹弟;;语用化视域下英汉构词缀化对比研究[J];中国外语;2015年04期

2 赵颖;;现代汉语英源类词缀的认知阐释[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贺宁;;英汉新兴类词缀的认知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黄金金;;典型称谓名词中类词缀的认知语义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5 彭莹;;网络新类词缀“控”浅析[J];群文天地;2011年20期

6 卢卫中;;转喻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7 宋平润;;试论“X门”的语法化和语义隐喻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6期

8 吴岚;刘祥清;;语言接触与现代汉语中的英源类词缀[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邬菊艳;王文斌;;英语“类词缀”的认知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10 于秒;;类词缀的发展与现代汉语的形态化趋势[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佳;英汉类词缀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贾泽林;现代汉语类词缀认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2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92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