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EDS模型探究汉语“哪—”和“谁—”问答构式的认知机制

发布时间:2020-08-22 04:22
【摘要】:问答构式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信息交流形式,也是人们在日常对话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人们在这一基本交流过程中还构建了人际关系。汉语的“哪-”和“谁-”问答对话构式包含在汉语的特殊疑问问答构式中。在前人的研究中,几乎都将相关研究定位于英语的WH-问答构式上,如以who,what,when,where,how,which,why,whom等为疑问词的问答构式,对于汉语的“哪-”和“谁-”问答构式却没有专门的研究。就以往的研究而言,学者们主要从句法结构、语义和语用功能的视角探究了WH-问句,但这些研究都是横向的,而不是纵向的,也就是说,目前很少有关于对话中的WH-问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对话句法学(Dialogic Syntax)的出现,一些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视角,并结合前面的三种方法,将WH-问句置于对话的语境中来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对话句法和激活扩散模型”建构了“基于事件域的对话句法和激活扩散模型(“Event Domain-based Dialogic Syntax and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简称EDS)”,揭示了问答构式背后不同的共振的认知机制。笔者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BCC)穷尽性地收集到约60800对包含“什么”或“怎么”疑问代词的问答语对,采用每一百条选一条的方法共获得798对语料,并将其作为封闭语料进行RED分析,在语料描写的基础上,运用RED框架详细分析汉语问答对话构式的各部分特征,并统计频率以揭示汉民族的问答规律(详见第54页表格)。本文从北语语料库BCC中收集了60800条“哪-”和“谁-”问答语对,采用每一百条中任选一条的方法,最后得到一个含有608条相关语料的封闭语料库。通过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汉语中的“哪-”和“谁-”问答构式的特征,并解释其不同程度的语义、句法和语用共振,数据统计结果详见56-57页。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本文基于过往三个理论(对话句法,事件域认知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之不足,建构EDS模型,用于分析汉语“哪-”和“谁-”问答构式的生成机制,主要以“哪里”、“谁”和“谁的”为例。第二,一般研究都把重心放在单独的疑问句的句法结构和语义上,但本研究认为应该把问句和答语放在一起研究,把疑问句置于语境中,来研究问答构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共振,以便更全面地分析汉语“哪”和“谁”问答构式。第三,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汉语“哪-”和“谁-”问答构式在句法和语义层面的显著和活跃共振的比例都远远大于怠惰共振的比例,说明说话人双方对彼此的ECM一般都是比较了解的,因此一般都会被相互激活。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寅;曾国才;;WH-问答对话构式的认知语用分析(之三)[J];中国外语;2016年03期

2 王寅;曾国才;;英语WH-问答对话构式的语义分析(之二)[J];外语教学;2016年02期

3 刘兴兵;;对话句法理论与立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王寅;曾国才;;WH-问答构式的对话句法学分析——WH-问答构式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01期

5 刘兴兵;;对话句法:理论与意义[J];外国语文;2015年06期

6 曾国才;;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J];现代外语;2015年06期

7 曾国才;;语法构式的事件结构认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8 高彦梅;;Du Bois的对话句法[J];语言学研究;2015年01期

9 刘玉梅;;语式形成的多重压传机制——认知构式语法系列研究之十一[J];中国外语;2013年04期

10 刘玉梅;;论构式压制的多重互动关系[J];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800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00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