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植物异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12:04
  汉语植物异名是和正名相对的一个概念。我们今天所说的植物“正名”,主要指的是该植物的众多名称中的现代科学通用名。在植物命名上,异名是指一个“可用来指此分类单元的植物学名”。汉语植物异名不仅包括历代文献中记载的同一植物的不同名称,还包括各地方言中的植物名。汉语植物异名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认知角度、语言因素以及民俗文化等。我国古代涉及植物词的文献典籍可谓浩如烟海,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方言的隔膜,必然会出现同一植物有多种异名的情况,因此对植物异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分为六大部分,拟以汉语植物正名为线索,研究植物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的各种异名。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选题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概况;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三个方面。第二章论述汉语植物异名产生的原因,总结出植物异名产生的三大原因:一是认知角度不同;二是语言的发展与演变的结果;三是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三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具体分析植物异名的构词方式,并分别探讨植物异名的单纯词和复合词的构词方式。第四章探究汉语植物异名的命名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分析比较汉语植物正名与异名命名特征;第二,比较历时角度和共时角...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汉语植物异名研究


图1.葵花白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是动物”概念隐喻在英汉植物名中的投射[J]. 陈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3)
[2]英汉植物命名中的动物隐喻现象对比研究[J]. 陈晦.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4)
[3]古汉语“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的根源及其思维基础初探——以《广雅疏证》动植物名词为例[J]. 黄晓冬,胡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从甘薯、马铃薯的名称分布看外来作物的命名方式[J]. 姚尧.  语言科学. 2015(06)
[5]结球甘蓝名称考释[J]. 张楠,丁晓蕾.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8)
[6]9种常见蔬菜的营养成分及名称的演变[J]. 李方远.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5)
[7]中国文化“走出去”视角下的中英植物名词构词方式对比研究[J]. 陈哲敏.  文教资料. 2015(01)
[8]“植物是人”概念隐喻在汉英植物名中的投射[J]. 陈晦.  外国语文. 2014(05)
[9]“芋”的异称理据[J]. 孟凡梅.  文教资料. 2014(30)
[10]汉语“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研究——以《礼记》用器类名物词为例[J]. 刘兴均.  古汉语研究. 2014(03)

博士论文
[1]《农政全书》词汇研究[D]. 韩忠治.河北师范大学 2015
[2]历代植物赋研究[D]. 王婧之.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 曾令香.山东师范大学 2012
[4]《说文解字》所收蔬菜及粮食作物词疏解[D]. 李艳.浙江大学 2006
[5]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 谭宏姣.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国大陆与台湾维管植物异名研究[D]. 张炜琪.福建农林大学 2016
[2]植物意象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价值[D]. 付蕾.山西大学 2015
[3]《本草綱目·草部》釋名研究[D]. 劉夏敏.扬州大学 2015
[4]结球甘蓝在中国的引种与本土化研究(明清至民国)[D]. 张楠.南京农业大学 2015
[5]唐诗植物意象研究[D]. 石润宏.南京师范大学 2014
[6]《毛传》植物名训释研究[D]. 申兆静.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7]《农政全书》农业俗语词研究[D]. 柳苗苗.南京师范大学 2014
[8]佛教植物文化研究[D]. 袁洁.浙江农林大学 2013
[9]《说文解字·艸部》与《尔雅·释草》对比研究[D]. 刘娟.辽宁师范大学 2013
[10]《本草纲目》释名研究[D]. 洪静.中南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03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903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