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视角下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及耦合互文路径差异
发布时间:2021-01-15 21:20
语体不仅是语言规律描写和解释的基础,而且是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本文考察了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的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差异和主副文本耦合互文的路径差异,并从修辞功能意图和修辞主体两个维度解释了互文结构、互文路径等语篇层面的语体差异。研究表明:系统性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意图与处于"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和权势地位的学术共同体主体,制约着科学语体互文结构的语篇呈现,而情意表征和感受传达的意图与处于"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和平等地位的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制约着文学语体互文结构的语篇呈现。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规律及其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路径是研究语体与语篇语义互动的关键界面。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语体视角下的语篇研究
1.语篇研究
2.互文语篇研究
三、副文本配置的语体差异
四、耦合互文路径和耦合度的语体差异
1.耦合互文和互文路径分类
2.耦合互文的语体差异
五、副文本配置和耦合互文路径语体差异的修辞动因
1.修辞交际活动的功能意图制约
2.修辞交际活动的交际主体制约
首先是作者主体制约。
其次是读者主体制约。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史研究要重视语体差异[J]. 汪维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0(01)
[2]“互文”和“联语”的当代阐释——兼论“平行处理”和“动态处理”[J]. 沈家煊. 当代修辞学. 2020(01)
[3]语体何以作为语法[J]. 施春宏. 当代修辞学. 2019(06)
[4]基于语料库的新媒体语言透视[J]. 崔希亮. 当代修辞学. 2019(05)
[5]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J]. 赵雪. 当代修辞学. 2019(05)
[6]基于正、副文本互文性的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及安全边际[J]. 谭学纯. 当代修辞学. 2019(03)
[7]全球华语词汇研究的参数分析——以“点算”为例[J]. 邓思颖. 汉语学报. 2018(04)
[8]论语体语法的基本原理、单位层级和语体系统[J]. 冯胜利,施春宏.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3)
[9]南海仲裁案“裁决”书的批评性互文分析[J]. 辛斌. 当代修辞学. 2018(03)
[10]从语篇到语体——寻找回家的路[J]. 丁金国. 当代修辞学. 2018(03)
本文编号:2979534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语体视角下的语篇研究
1.语篇研究
2.互文语篇研究
三、副文本配置的语体差异
四、耦合互文路径和耦合度的语体差异
1.耦合互文和互文路径分类
2.耦合互文的语体差异
五、副文本配置和耦合互文路径语体差异的修辞动因
1.修辞交际活动的功能意图制约
2.修辞交际活动的交际主体制约
首先是作者主体制约。
其次是读者主体制约。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史研究要重视语体差异[J]. 汪维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0(01)
[2]“互文”和“联语”的当代阐释——兼论“平行处理”和“动态处理”[J]. 沈家煊. 当代修辞学. 2020(01)
[3]语体何以作为语法[J]. 施春宏. 当代修辞学. 2019(06)
[4]基于语料库的新媒体语言透视[J]. 崔希亮. 当代修辞学. 2019(05)
[5]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J]. 赵雪. 当代修辞学. 2019(05)
[6]基于正、副文本互文性的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及安全边际[J]. 谭学纯. 当代修辞学. 2019(03)
[7]全球华语词汇研究的参数分析——以“点算”为例[J]. 邓思颖. 汉语学报. 2018(04)
[8]论语体语法的基本原理、单位层级和语体系统[J]. 冯胜利,施春宏.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3)
[9]南海仲裁案“裁决”书的批评性互文分析[J]. 辛斌. 当代修辞学. 2018(03)
[10]从语篇到语体——寻找回家的路[J]. 丁金国. 当代修辞学. 2018(03)
本文编号:2979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97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