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韩中言语动词语义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8 09:29
  人们常常对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归类,构建完整的意义体系。这样可以方便对于事物的理解,同时这样的体系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结构。本文根据言语动词的定义和语义属性分别从《标准国语大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选取了 415个韩国语言语动词和304个汉语言语动词作为研究对象。韩中言语动词研究对象相差一百多个是因为韩国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尤为丰富,本文的部分韩国语研究对象恰恰是拟声拟态词。通过语义特征分析对它们进行了层级分类,从而构建了韩汉语言语动词共同的语义体系。本文通过对同一语义体系中的韩汉语言语动词进行语义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根据参与者间是否表现出紧密的相互作用可以将言语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第二,’[+(?)](?)’根据言语行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通过双向交换信息直接体现而分为[+(?)]和[-(?)]两类。’[+(?)][+(?)](?)’又根据[+(?)],[+(?)],[+(?)]等语义属性进行层级分类;同样,’[+(?)][-(?)](?)’根据[+(?)],[+(?)],[+(?)],[+(?)]等意义属性进行...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俄汉“说”类言语动词对比研究[J]. 赵惠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8)
[2]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阐释[J]. 孙淑芳.  外语学刊. 2009(06)
[3]言语行为动词释义及其相关研究[J]. 钟守满.  外语教学. 2008(05)
[4]现代汉语言语动词研究[J]. 王莹.  南开语言学刊. 2005(02)
[5]“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解释[J]. 钟守满.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6]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J]. 汪维辉.  中国语文. 2003(04)
[7]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分析及构架[J]. 钟守满,王伟.  外语学刊. 2000(02)
[8]关于言语行为动词的几个问题[J]. 王传经.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4(06)
[9]言语行为与言说动词句[J]. 刘大为.  汉语学习. 1991(06)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评价类动词考察[D]. 肖雅文.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现代汉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研究[D]. 徐烨.江苏师范大学 2014
[3]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认知语义语用研究[D]. 王菲.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汉语交际框架下的言说类动词研究[D]. 王展.北京大学 2008
[5]现代汉语言说类动词考察[D]. 蔡俊杰.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3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23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