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词新义式流行语“上头”的共时分布考察
发布时间:2021-02-08 15:04
旧词新义是网络流行词语产生的重要方式,而隐喻是构造词语新义的方法,"上头"一词就是通过隐喻,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来产生新义并实现语义泛化的。句法上,新词"上头"较之旧词增添了新用法,出现非范畴化,且具有语法化倾向。本文以"上头"一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来源、共时分布情况,探索旧词新义式流行语"上头"的认知机制和流行动因。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20,(1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上头”的来源
二、“上头”的共时分布
(一)“上头”本身是述宾式复合词,不能再带宾语
(二)“上头”作定语,用来形容某物令人痴迷狂热或某人激动上瘾
(三)语料显示,“上头”存在语法化倾向,可以作补语
三、“上头”的认知机制及流行动因
(一)认知机制
1.概念隐喻
2.话语经济性
3.语言的主观性
(二)流行原因
1.社会心理需求
2.语言模因强化作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 何自然,何雪林. 现代外语. 2003(02)
[2]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04)
本文编号:3024111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20,(1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上头”的来源
二、“上头”的共时分布
(一)“上头”本身是述宾式复合词,不能再带宾语
(二)“上头”作定语,用来形容某物令人痴迷狂热或某人激动上瘾
(三)语料显示,“上头”存在语法化倾向,可以作补语
三、“上头”的认知机制及流行动因
(一)认知机制
1.概念隐喻
2.话语经济性
3.语言的主观性
(二)流行原因
1.社会心理需求
2.语言模因强化作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 何自然,何雪林. 现代外语. 2003(02)
[2]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04)
本文编号:3024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2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