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译论以形式/内容收编中国学术话语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03-07 09:30
  西学东渐以来,西学与中学构成了一对矛盾,中西两种话语体系展开竞争,中国的学术话语形成了二元结构。翻译理论中,中国传统学术话语被形式/内容这对根源于西方的术语替代、简化、收编。虽然用这对术语能够帮助理解原有概念,揭示翻译中一些未曾理解的侧面,但在文化重建和现代化的旗帜下滥用也会造成中国本土概念的遮蔽、扭曲甚至退化。本文以形式/内容为例分析翻译理论中西二元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摆脱理论困境的办法之一就是重视"一分为三"的辩证思维,这样才能在国际交流中建设性地维护中国话语立场。 

【文章来源】:中国翻译. 2011,3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译理论“一分为三”的视域[J]. 庞秀成.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03)
[2]对“名实”与“能指所指”对应说的思考[J]. 王寅.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6)
[3]中西“空白”之比较[J]. 李克和,张唯嘉.  外国文学研究. 2005(01)
[4]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翻译[J]. 卢卫中.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06)
[5]从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谈直译和意译问题[J]. 劳陇.  中国翻译. 1989(03)



本文编号:3068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68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