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反义对举与全称量化

发布时间:2021-03-25 21:40
  反义对举表达全称量化有词法形式和句法构式两种形式,反义对举表达全称量化是基于矛盾关系与对立关系,涉及到的全称量化主要有三种类型:事物量、时空量、条件量。反义对举不具有量化算子的分析模式,无法引出一个三分结构。全称量的来源既有基于逻辑语义衍推的加合关系,也有基于认知操作的加合关系,是非规约性会话含义,是以话语的语义内容和一系列可以显现的事实或假设的认知语境为基础,经由语用推理所得到的结果。反义对举的两个关系项是典型例示成分,在同一范畴或语义场中具有原型性,对举的两项从相对或相反的侧面揭示该范畴的整体属性。 

【文章来源】: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38(0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量的形式与构成
    (一)词法形式:反义复词
    (二)句法形式:反义对举构式
二、量的类别与共现特征
    (一)反义对举不是量化算子
    (二)量的分类
        1. 事物量
        2. 时空量
        3. 条件量
三、量的来源与解释
    (一)集合求并与语义加合
    (二)语用推理与会话含义
    (三)典型例示与典型归纳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并立复合构式与量范畴[J]. 李艳华.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5)
[2]若干反义联合短语的副词化[J]. 李宗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9(01)
[3]论对举形式的范畴化功能[J]. 铃木庆夏.  世界汉语教学. 2008(02)
[4]对称格式的认知解释[J]. 殷志平.  语言科学. 2004(03)
[5]语用推理与“都”的句法/语义特征[J]. 蒋严.  现代外语. 1998(01)
[6]反义词及其在构词上和修辞上的作用[J]. 张拱贵.  中国语文. 1957 (08)
[7]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J]. 陆俭明.  中国语文. 1986 (03)

博士论文
[1]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 雷冬平.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反义对举的全称量化研究[D]. 伍晓丹.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0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00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c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