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的共现关系构建述题的语气结构
发布时间:2021-04-06 14:55
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共同性,尤其是都能在述题后共现。依据两两共现的种类、频次和层次异同三个标准,它们的共现关系分为绝对高频同层共现、相对高频同层共现和低频跨层或同层共现。据前述结论,假设述题有一个语气结构,其模式为"语调/疑问标记语气n=1+语气词口气n=0≥3"。其中的语调和疑问标记强制性表示语气,语气词可选性表示其下位口气,二者一起为述题赋以"语气+口气"综合值。语料调查发现,4种语调及3种疑问标记和4类26个语气词共现一共构成3类12种75式语气结构,分别表示75种"语气+口气"综合值,构成述题的语气结构类型系统。在该系统里,每个语气词都出现在特定的语气结构里,以不同的频次、不同的层次和功能关系与特定的语调/疑问标记共现。这为观察、研究和刻画语气词的上位范畴与自身口气功能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
【文章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的共现
2.1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共现的种类及其频次
2.2语调对语气词的选择
2.3语气词对语调的选择
2.4小结
三 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共现的层次和功能关系
3.1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的迭用顺序及其层次
3.2同层共现
3.2.1同层高频共现
3.2.2同层低频共现
3.2.3跨层低频共现
上层语调"> 3.2.3.1下层语气词>上层语调
上层语气词"> 3.2.3.2下层语调>上层语气词
下层/上层语气词"> 3.2.3.3下层疑问标记>下层/上层语气词
3.3小结
四 述题的语气结构假设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气词句末迭用顺序研究[J]. 王珏,毕燕娟.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1)
[2]说准话语语气词[J]. 王珏. 语言科学. 2017(06)
[3]语气词句末迭用式及其系统研究[J]. 王珏. 当代修辞学. 2017(04)
[4]现代汉语里的语气助词“哦”[J]. 张邱林.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02)
[5]汉语双标句符假设试说[J]. 王珏. 汉语学习. 2013(01)
[6]语气、情态与句子功能类型[J]. 赵春利,石定栩.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4)
[7]基于语音库的汉语感叹句与感叹语调研究[J]. 陈虎. 汉语学习. 2007(05)
[8]感叹句语气结构与表情[J]. 华宏仪.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9]现代汉语口气问题初探[J]. 张云秋. 汉语学习. 2002(02)
[10]疑问标记的复用及标记功能的衰变[J]. 李宇明. 中国语文. 1997(02)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 金智妍.复旦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语气词“哦、哟、咯”的话语功能及其主观性研究[D]. 李云风.安徽大学 2017
[2]现代汉语语气词语体、句类选择趋向研究[D]. 谢赣萍.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就是”的多角度考察[D]. 卢丽丹.上海师范大学 2010
[4]后置标记“好了”的相关研究[D]. 尤素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0
[5]现代汉语语气词A的用法研究[D]. 盛译元.中国传媒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21640
【文章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的共现
2.1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共现的种类及其频次
2.2语调对语气词的选择
2.3语气词对语调的选择
2.4小结
三 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共现的层次和功能关系
3.1语调/疑问标记和语气词的迭用顺序及其层次
3.2同层共现
3.2.1同层高频共现
3.2.2同层低频共现
3.2.3跨层低频共现
上层语调"> 3.2.3.1下层语气词>上层语调
上层语气词"> 3.2.3.2下层语调>上层语气词
下层/上层语气词"> 3.2.3.3下层疑问标记>下层/上层语气词
3.3小结
四 述题的语气结构假设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气词句末迭用顺序研究[J]. 王珏,毕燕娟.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1)
[2]说准话语语气词[J]. 王珏. 语言科学. 2017(06)
[3]语气词句末迭用式及其系统研究[J]. 王珏. 当代修辞学. 2017(04)
[4]现代汉语里的语气助词“哦”[J]. 张邱林.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02)
[5]汉语双标句符假设试说[J]. 王珏. 汉语学习. 2013(01)
[6]语气、情态与句子功能类型[J]. 赵春利,石定栩.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4)
[7]基于语音库的汉语感叹句与感叹语调研究[J]. 陈虎. 汉语学习. 2007(05)
[8]感叹句语气结构与表情[J]. 华宏仪.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9]现代汉语口气问题初探[J]. 张云秋. 汉语学习. 2002(02)
[10]疑问标记的复用及标记功能的衰变[J]. 李宇明. 中国语文. 1997(02)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 金智妍.复旦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语气词“哦、哟、咯”的话语功能及其主观性研究[D]. 李云风.安徽大学 2017
[2]现代汉语语气词语体、句类选择趋向研究[D]. 谢赣萍.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就是”的多角度考察[D]. 卢丽丹.上海师范大学 2010
[4]后置标记“好了”的相关研究[D]. 尤素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0
[5]现代汉语语气词A的用法研究[D]. 盛译元.中国传媒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21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2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