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筠连方言被动标记“着”、“拿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09:50
  本文以筠连方言被动标记“着”、“拿跟”为研究对象,细致描写和分析了两个标记在三个平面上的特征,并借助语法化理论和类型学的语义图理论梳理了标记的语义来源和演变途径。在比较标记区别的基础上,考察了两个标记在被动用法上的典型性差异及其原因。“着”更有利于表达被动语义,拥有更广的使用范围和更高的使用频率,是筠连方言中优先选择的典型性被动标记。语法化来源的不同,再加上语法化“语义滞留”原则的制约,使两个标记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存在区别,进而影响了标记的典型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简要介绍筠连的人文地理及方言使用情况。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筠连方言“着”字被动句研究。具体描写和分析了被动标记“着”的句法格式、谓语成分VP的特征以及标记的语义色彩。第三章为筠连方言“拿跟”被动句研究。具体描写和分析了被动标记“拿跟”的句法格式、三个名词成分NP1/NP2/NP3的特征以及标记的语义色彩。第四章为“着”、“拿跟”的典型性和语法化研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探讨“着”和“拿跟”的语法化来源,梳理标记的演化途径。并借助类型学的语义图模型进行验证和解释。在对比的基础上考...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筠连方言被动标记“着”、“拿跟”研究


以“工具——伴随”为中心的概念空间不管是张敏还是张定所构建的语义图,都是通过跨语言比较验证后反映语言

语义图,题元,汉语方言,概念空间


度使役)、致使(中强度使役)、允让(低强度使役)。我们认为,筠连方言多功能语素“拿跟”的语义特征,可以用盛益民所修订的语义图加以更好的解释。为了保持语义图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我们将省略的高强度使役“命令”加入到图中一起呈现:

筠连,语法化,方言


图 3: 筠连方言“拿跟”各功能的语法化4.3 被动标记“着”、“拿跟”的典型性分析“着”和“拿跟”在筠连方言中共同承担被动用法,虽然在一些场合可以互换,但两个标记在句法、语义、语用、来源及演变途径上都存在差异。通过对两个标记的考察和比较,我们认为“着”是筠连方言的优势被动标记,在被动用法上比“拿跟”更具典型性。4.3.1 被动标记“着”的典型性体现第一,“着”比“拿跟”更有利于表达被动语义。李宗江(2004)通过对古代、现当代汉语语料、方言语料的统计和调查,以及与多种语言的比较,得出被动句表义等级为:受损>其他>受益。表受损义的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义地图模型与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研究[J]. 潘秋平,张敏.  当代语言学. 2017(04)
[2]恩施方言的被动标记“着”[J]. 王树瑛.  汉语学报. 2017(02)
[3]“语义滞留”原则及其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J]. 史维国.  外语学刊. 2016(06)
[4]西南官话的“跟”——从《华西官话汉法词典》说起[J]. 李炜,刘亚男.  中国语文. 2015(04)
[5]汉语被动标记语法化的历时考察[J]. 曹凤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3)
[6]谈谈四川话的“拿给”[J]. 吴杰.  文学教育(上). 2014(03)
[7]语义图与语法化[J]. 吴福祥.  世界汉语教学. 2014(01)
[8]汉语“给”的语义演变[J]. 晁瑞.  方言. 2013 (03)
[9]共时语义演变和多义虚词的语义关联[J]. 郭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语义图模型:语言类型学的新视角[J]. 吴福祥,张定.  当代语言学. 2011(04)

硕士论文
[1]松滋方言“把”字句研究[D]. 刘统令.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南城方言被动句及被动标记“着”“得”“畀”研究[D]. 周迪.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汉语方言“被动施事”及相关功能的语义关联[D]. 张惠清.北京大学 2012
[4]四川筠连方言调查研究[D]. 易莉莎.四川师范大学 2010
[5]宜宾话语音调查和研究[D]. 钟卫.西南大学 2009
[6]阳新方言被动句研究[D]. 陈晓云.华中师范大学 2007
[7]湖南黔阳方言被动句式研究[D]. 孟玉珍.湖南师范大学 2006
[8]湖南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研究[D]. 向柠.湖南师范大学 2005
[9]“被”和“让”表被动的句法语义对立及其功能解释[D]. 陈力.南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29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29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9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