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仪礼》介词“于”“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12:43
  《仪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书中记载了很多先秦时代的礼制以及当时的社会习俗。其成书年代在学界尚未形成确切的定论,根据目前的研究,可以大致确定其成书年代的上限为春秋中晚期,下限为战国中期。今本《仪礼》即郑注本《仪礼》共有十七篇次,详细记载了朝拜、祭祀、嫁娶、丧葬、冠礼等各种礼制和习俗。它为后人研究先秦时代礼制、社会习俗、思想文化以及语言特点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目前《仪礼》语法层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专书中的介词“于”、“於”也不多见。本文以《仪礼》介词“于”和“於”作为研究对象,对《仪礼》介词“于”和“於”进行穷尽式统计,根据“于·宾语”、“於·宾语”出现在谓语中心成分的前后位置及其所引介的成分进行分类,全面分析《仪礼》介词“于”和“於”的语法特点,并与《左传》介词“于”、“於”进行对比,以期得出两部书中“于”、“於”用法的异同。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虚词“于”、“於”的研究概况以及《仪礼》的研究概况,并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方法作简要说明。第二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对《仪礼》介词“于”进行分类描写,第二章对《仪礼》介词“於”进行分类描写,第三章与《左传》介词“于”“於...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仪礼》简介及研究概况
    第二节 介词“于”、“於”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仪礼》介词“于”研究
    第一节 “于·宾”位于中心成分之后
    第二节 动词的性质与“于”字的隐现关系
    第三节 “至于”的固定用法
第二章 《仪礼》介词“於”研究
    第一节 “於·宾”位于中心成分之前
    第二节 “於·宾”位于中心成分之后
    第三节 “至於”、“於是”的固定用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与《左传》介词“于”、“於”对比研究
    一、与《左传》介词“于”比较
    二、与《左传》介词“於”比较
    三、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述《仪礼》的介词“于”“於”[J]. 余梦飞.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5)
[2]介词“于”“於”在先秦语法中的应用[J]. 褚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3]郑玄注《仪礼》形讹古文新证九则[J]. 范常喜.  孔子研究. 2014(04)
[4]《战国纵横家书》中介词“于”“於”比较研究[J]. 吴媛媛,郭旭.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8)
[5]《尚书》和《史记》同义语料中“于”和“於”用法比较分析[J]. 张红.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Z2)
[6]近二十年来《仪礼》研究综述[J]. 汪梅枝.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08)
[7]《仪礼》祭祀词语词源义考释[J]. 张红.  语文学刊. 2010(11)
[8]释《仪礼》“凡堂上之拜皆北面”之义[J]. 杨天宇.  史学月刊. 2009(11)
[9]介词“于”的起源[J]. 张玉金.  汉语学报. 2009(04)
[10]论《史记》中的“于”和“於”[J]. 王其和.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5)

博士论文
[1]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D]. 王明洲.上海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仪礼》中“X面”、“X方”等方位结构的探析[D]. 王宇.黑龙江大学 2015
[2]《仪礼》动词语法研究[D]. 舒倩.大连理工大学 2014
[3]《仪礼》《礼记》升降类动词组合关系研究[D]. 黄城烟.四川外语学院 2012
[4]《仪礼》饮食类名物词研究[D]. 张琴.广西师范大学 2011
[5]《仪礼》祭祀词语研究[D]. 张红.青海师范大学 2010
[6]《韩非子》介词研究[D]. 张强.山东师范大学 2006
[7]《仪礼》名物词研究[D]. 王薇.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3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43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