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0:05
本文关键词:西双版纳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生活状况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边境地区跨境民族语言生活状况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地理环境等原因,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因此,调查研究边境地区跨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不仅能全面认识语言国情,深化人们对跨境语言的整体认识,还能为充分挖掘和保护跨境民族语言资源等提供可靠信息。 本文从跨境少数民族双(多)语双(多)言等兼语现象出发,整合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结构要素和语言运用要素,综合语言能力、语言运用的场合、对象等方面的因素,基于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生态语言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对磨憨口岸的傣族、哈尼族、苗族和瑶族这四个跨境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的地理、人口、民族和语言概况,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状况。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的特点、成因及其发展态势。第四部分主要研究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具体情况。把磨憨口岸的语言资源分为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分析不同类型资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和利用当地语言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磨憨口岸 跨境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 使用情况 语言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26
- 一、 课题研究的缘起7-8
- 二、 学术界研究综述8-18
- 三、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8-19
- 四、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9-21
- 五、 课题研究的语料来源21-26
- 第一章 磨憨及磨憨口岸概况26-38
- 第一节 磨憨及磨憨口岸简介26-28
- 一、 磨憨简介26-27
- 二、 磨憨口岸简介27-28
- 第二节 磨憨口岸的跨境民族28-38
- 一、 傣族及其语言文字28-31
- 二、 哈尼族及其语言文字31-33
- 三、 苗族及其语言文字33-35
- 四、 瑶族及其语言文字35-38
- 第二章 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状况38-82
- 第一节 语言文字能力情况38-52
- 一、 语言的听说能力38-46
- 二、 文字的读写能力46-52
- 第二节 语言文字使用情况52-64
- 一、 语言使用情况52-63
- 二、 文字和汉语拼音的使用情况63-64
- 第三节 语言文字习得情况64-71
- 一、 语言文字习得的目的64-67
- 二、 语言文字习得的途径67-69
- 三、 语言文字习得的难易程度69-71
- 第四节 语言文字态度71-82
- 一、 语言文字的认知态度71-74
- 二、 语言文字的情感态度74-77
- 三、 语言文字的意向态度77-82
- 第三章 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特点及成因82-104
- 第一节 语言生活的特点82-88
- 一、 本民族语言文字使用频率不均衡82-84
- 二、 语言文字习得目的明确,途径稳定84-86
- 三、 语言态度开放,语码转换灵活86-88
- 第二节 语言生活的成因88-97
- 一、 主观语境因素88-92
- 二、 客观语境因素92-97
- 第三节 语言生活发展态势97-104
- 一、 语言使用情况预测98-101
- 二、 文字和汉语拼音使用情况预测101-104
- 第四章 基于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的语言资源开发104-119
- 第一节 磨憨口岸的语言资源状况104-111
- 一、 语言资源的类型104-108
- 二、 语言资源的特点108-111
- 第二节 磨憨口岸的语言资源开发111-119
- 一、 语言作为社会资源的开发建议111-115
- 二、 语言作为经济资源的开发建议115-116
- 三、 语言作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议116-119
- 结语119-121
- 参考文献121-124
- 附录124-14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142-143
- 致谢1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敏兰;;试论中泰两国瑶语在语法上的差异——跨境瑶语比较研究系列之一[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西双版纳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