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与感叹的相关性及其转化机制
发布时间:2021-06-17 11:16
疑问范畴与感叹范畴是语言中重要的两大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表现在疑问可以转化为感叹。疑问和感叹之间具有类似的语义结构和认知理据,即超出说话人原有的预期、信念或知识经验。疑问和感叹在形态-句法上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感叹标记与疑问标记同形,并且多数感叹标记往往是从疑问标记发展而来的。文章着重揭示了疑问向感叹转化的条件与机制,其中反问句用法是疑问向感叹转化的中间环节,而惊异是推动反问向感叹转化的关键性语义和情感因素。
【文章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2020,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疑问和感叹的认知相关性及形态-句法体现
2.1疑问和感叹的认知相关性
2.2疑问和感叹相关的形态-句法体现
三疑问向感叹转化的条件与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J]. 刘彬,袁毓林. 语文研究. 2017(04)
[2]“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J]. 袁毓林,刘彬. 世界汉语教学. 2016(03)
[3]意外范畴:关于感叹、疑问、否定之间的语用迁移的研究[J]. 陈振宇,杜克华. 当代修辞学. 2015(05)
[4]疑问代词感叹功能的语言类型差异[J]. 杨娜.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5]一些南方方言中来自言说动词的意外范畴标记[J]. 王健. 方言. 2013(02)
[6]反问句环境对于语义变化的影响[J]. 董秀芳. 东方语言学. 2008(02)
[7]感叹句标记手段的跨语言比较[J]. 李莹. 汉语学报. 2008(03)
[8]现代汉语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J]. 石毓智. 汉语学报. 2006(04)
[9]疑问和感叹之认知关系——汉英感叹句的共性与个性[J]. 石毓智. 外语研究. 2004(06)
[10]语用法的语法化[J]. 沈家煊. 福建外语. 1998(02)
本文编号:3235093
【文章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2020,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疑问和感叹的认知相关性及形态-句法体现
2.1疑问和感叹的认知相关性
2.2疑问和感叹相关的形态-句法体现
三疑问向感叹转化的条件与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J]. 刘彬,袁毓林. 语文研究. 2017(04)
[2]“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J]. 袁毓林,刘彬. 世界汉语教学. 2016(03)
[3]意外范畴:关于感叹、疑问、否定之间的语用迁移的研究[J]. 陈振宇,杜克华. 当代修辞学. 2015(05)
[4]疑问代词感叹功能的语言类型差异[J]. 杨娜.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5]一些南方方言中来自言说动词的意外范畴标记[J]. 王健. 方言. 2013(02)
[6]反问句环境对于语义变化的影响[J]. 董秀芳. 东方语言学. 2008(02)
[7]感叹句标记手段的跨语言比较[J]. 李莹. 汉语学报. 2008(03)
[8]现代汉语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J]. 石毓智. 汉语学报. 2006(04)
[9]疑问和感叹之认知关系——汉英感叹句的共性与个性[J]. 石毓智. 外语研究. 2004(06)
[10]语用法的语法化[J]. 沈家煊. 福建外语. 1998(02)
本文编号:3235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3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