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属性义抽取与知识本体构建
发布时间:2021-07-03 12:22
本文以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得到的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为语料,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背景,以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和词义球结构理论为直接依据,通过全面考察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原始使用面貌,根据词的具体使用环境,分析句法结构中词与词之间邻现组合的原因和语义关联机制,最终得到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全部属性义276个,其中“阳光”的具体属性义112个、“空气”的具体属性义161个、“水”的具体属性义196个,并将这些具体属性义进一步归纳概括为10种初始属性义,分别构建了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的属性义知识本体。该属性义知识本体完整呈现了物质名词“阳光、空气、水”在语言使用中的实际用法,也呈现了人们认知这三种物质的知识体系。本文是名词属性义知识本体构建的一个初步实践成果,对于建设较大规模的名词词义知识资源具有示范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的理论及应用价值,认为词的属性义在词义结构扩展生成句法结构过程中所起的桥梁纽带作用,能够解释词间邻现组合产生动态组合意义的认知语义动因。同时认为,名词属性义知识本体建立了一种更为精密、更为全面的理解名词词义的认知模型,...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物质名词“阳光”的词义球结构(剖面)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水果类名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J]. 邱庆山,侯旖雯.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2]动词“喝”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J]. 邱庆山,宋慈. 河池学院学报. 2017(04)
[3]汉语面食类名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J]. 邱庆山,吴凝.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4]生成词库理论研究述评[J]. 李强.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3)
[5]“裸”类同素词语的意义生成与接受模式研究[J]. 邱庆山. 语言科学. 2015(03)
[6]汉语形名组合的语义分析与识解——基于物性结构的探讨[J]. 李强. 汉语学习. 2014(05)
[7]汉语性范畴在词义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对句法的影响[J]. 邱庆山.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8]词汇本体知识及其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J]. 袁毓林,曹宏,谢成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9]汉语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和运用案例[J]. 袁毓林. 当代语言学. 2014(01)
[10]基于生成词库论和论元结构理论的语义知识体系研究[J]. 袁毓林. 中文信息学报. 2013(06)
硕士论文
[1]基于知识本体的中韩味觉词研究[D]. 朴敏浚(MinJun Park).清华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62573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物质名词“阳光”的词义球结构(剖面)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水果类名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J]. 邱庆山,侯旖雯.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2]动词“喝”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J]. 邱庆山,宋慈. 河池学院学报. 2017(04)
[3]汉语面食类名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J]. 邱庆山,吴凝.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4]生成词库理论研究述评[J]. 李强.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3)
[5]“裸”类同素词语的意义生成与接受模式研究[J]. 邱庆山. 语言科学. 2015(03)
[6]汉语形名组合的语义分析与识解——基于物性结构的探讨[J]. 李强. 汉语学习. 2014(05)
[7]汉语性范畴在词义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对句法的影响[J]. 邱庆山.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8]词汇本体知识及其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J]. 袁毓林,曹宏,谢成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9]汉语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和运用案例[J]. 袁毓林. 当代语言学. 2014(01)
[10]基于生成词库论和论元结构理论的语义知识体系研究[J]. 袁毓林. 中文信息学报. 2013(06)
硕士论文
[1]基于知识本体的中韩味觉词研究[D]. 朴敏浚(MinJun Park).清华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62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6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