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沔阳花鼓戏音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13:02
  沔阳花鼓戏,原名“天沔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是诞生并发展于江汉平原上的一种地方戏曲。几百年来,沔阳花鼓戏经历了田园时期、草台时期、丝弦时期、鼎盛时期四个阶段。沔阳花鼓戏的音乐包括高腔、圻水、四平、打锣四种主腔和近百支小调,唱腔十分丰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正义的追求,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主要是对沔阳花鼓戏的音韵进行研究。首先,将沔阳花鼓戏音系与中古音及仙桃方言进行比较,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来探讨语音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其次,对沔阳花鼓戏的音韵特点进行分析,包括戏曲的韵辙及其艺术表现力,并对经典选段《站花墙》的舞台音韵进行分析。最后,对戏曲唱腔中字调和乐调的关系进行探讨,包括对单字调和前后字音调的分析。通过描写、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沔阳花鼓戏字音与仙桃方言字音之间有较强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二)沔阳花鼓戏的字调与乐调和谐一致。(三)沔阳花鼓戏字音的发展方向为既要保有方言特色、贴近群众,又要在不动根本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修改,将沔阳花鼓戏推向更大的舞台。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理论、材料和方法
一、沔阳花鼓戏概况
    (一) 仙桃市情
    (二) 沔阳花鼓戏
二、沔阳花鼓戏声韵调与仙桃方言的比较分析
    (一) 仙桃方言音系
    (二) 沔阳花鼓戏音系与仙桃方言音系的比较
        1. 声母
        2. 韵母
        3. 声调
三、沔阳花鼓戏声韵调与中古音的比较分析
    (一) 沔阳花鼓戏音系
    (二) 沔阳花鼓戏音系与中古音的比较
        1. 沔阳花鼓戏声母与中古音声母的比较
        2. 沔阳花鼓戏韵母与中古音韵母的比较
        3. 沔阳花鼓戏声调与中古音声调的比较
四、沔阳花鼓戏的韵辙特点
    (一) 沔阳花鼓戏韵辙
        1. 十三辙
        2. 沔阳花鼓戏用韵
        3. 沔阳花鼓戏韵辙的艺术表现力
    (二)《站花墙》选段舞台音韵分析
五、沔阳花鼓戏字调与乐调的关系
    (一)腔格中的单字调分析
    (二)腔格中的前后字音调的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沔阳花鼓戏同音字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闽南戏曲唱腔语言的音韵特征与艺术处理——以高甲戏为例[J]. 张毅琛,余幸平.  中国音乐. 2015(01)
[2]南阳大调曲《李豁子离婚》用韵考[J]. 陈凤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3]宁都采茶戏舞台音韵述略[J]. 胡松柏,刘艳生,陈星.  龙岩学院学报. 2013(04)
[4]赣剧舞台音韵述略[J]. 胡松柏,熊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5]徐复祚《红梨记》用韵考[J]. 刘园.  大众文艺. 2013(03)
[6]明代陈铎南曲作品用韵研究[J]. 王曦.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7]从《南曲九宫正始》看元代南戏曲韵的特点*——《南曲九宫正始》所见“元传奇”用韵考之一[J]. 武晔卿.  语言科学. 2011(05)
[8]从《南曲九宫正始》看元代南戏曲韵的部类[J]. 武晔卿.  中国韵文学刊. 2011(03)
[9]南曲用韵与清三部南曲韵书研究述论[J]. 叶宝奎,李超.  艺术百家. 2009(03)
[10]昆曲去声字的字声特征与腔格[J]. 俞为民.  戏曲艺术. 2008(02)

博士论文
[1]湖北仙桃方言研究[D]. 陈秀.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明刊徽池雅调散出选本用韵研究[D]. 任淑宁.山西师范大学 2014
[3]全元曲用韵研究[D]. 李蕊.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全清散曲》用韵研究[D]. 许颖颖.福建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锡剧舞台语音音韵研究[D]. 刘昕旎.江南大学 2015
[2]湖北黄梅采茶戏和黄梅戏音韵研究[D]. 沈诗洁.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星子西河戏音韵研究[D]. 汪冰妤.南昌大学 2015
[4]赣南采茶戏音韵研究[D]. 谭钰婷.南昌大学 2013
[5]明代浙江作家南曲用韵考[D]. 尤寅灵.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萍乡采茶戏音韵研究[D]. 江文娟.南昌大学 2012
[7]《张协状元》韵部研究[D]. 范俊敏.宁波大学 2011
[8]赣剧音韵研究[D]. 熊瑜.南昌大学 2011
[9]吉安采茶戏音韵研究[D]. 詹纯.南昌大学 2010
[10]抚州采茶戏音韵研究[D]. 梅淑娥.南昌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68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68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