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持续时体标记”的认知解释
发布时间:2021-07-08 05:34
在汉语十几个单音节方位词当中,既有一直以来语义功能未发生太大变化也有相反的情况,"中"就属于后者中的一例。其除了具有标记空间关系的功能外,还具有"持续时体标记"的功能,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该字时体标记功能的成立过程,明确了隐喻在语法化发生过程的作用。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20,(1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中”的语义演变认知图示?????????
图1“中”的语义演变认知图示?????????图2左侧实线部分是宏微观空间体系中自我参照和绝对参照的整合部分,“中(中心)”位置是观察者自身,但是无论是在宏观“东西南北中”或微观的“上中下”“左中右”以及“前中后”之中的哪一种情况下,随着观察者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只有“中”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中”(观察者所在位置)可以在“前后”的线上自由移动,这些通过移动不断产生的点构成集合,因此,“中”就具有了表示时间的流线性和集合属性特征,就是所谓的连续性和数量属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和“间”的形成和发展[J]. 张谊生. 汉语学报. 2007(04)
[2]汉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 曾传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02)
[3]“四方”研究百年[J]. 陈瑶.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6)
[4]方位结构“X里”和“X中”[J]. 邢福义.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4)
[5]释中[J]. 田树生. 殷都学刊. 1991(02)
硕士论文
[1]方位词“中”、“里”、“内”研究[D]. 张艳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70960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20,(1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中”的语义演变认知图示?????????
图1“中”的语义演变认知图示?????????图2左侧实线部分是宏微观空间体系中自我参照和绝对参照的整合部分,“中(中心)”位置是观察者自身,但是无论是在宏观“东西南北中”或微观的“上中下”“左中右”以及“前中后”之中的哪一种情况下,随着观察者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只有“中”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中”(观察者所在位置)可以在“前后”的线上自由移动,这些通过移动不断产生的点构成集合,因此,“中”就具有了表示时间的流线性和集合属性特征,就是所谓的连续性和数量属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和“间”的形成和发展[J]. 张谊生. 汉语学报. 2007(04)
[2]汉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 曾传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02)
[3]“四方”研究百年[J]. 陈瑶.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6)
[4]方位结构“X里”和“X中”[J]. 邢福义.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4)
[5]释中[J]. 田树生. 殷都学刊. 1991(02)
硕士论文
[1]方位词“中”、“里”、“内”研究[D]. 张艳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70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7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