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国话语建构:来自哲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1 22:16
  话语是对"现实"的说明和解释,反应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话语变革的目的在于让话语符合"现实",而不能走向对"现存"的简单辩护。不过,"现实"是建立在"感性的人的活动"基础上的过程集合体,话语理应根据"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话语对"现实"的反映不是复写,而是以理论为中介,话语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要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动话语创新,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话语演变历程的基本经验。话语变迁也有其自身特点,但从苏联教科书哲学话语失败的教训来看,不能夸大话语的"相对独立性",而应该在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上不断切中"现实"。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2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话语建构的动因:话语反映现实实,而非现存
二、话语的现实化:基于理论创新推动话语创新
三、话语创新何以可能:坚持实践第一



本文编号:3278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78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