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语时态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07:58
传统语法中一般把时态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三种基本时态。汉语属于孤立语,几乎没有词形变化,汉语表示时态都是通过一些副词、助词等来实现的。而维吾尔语属于黏着语,它运用的是语法手段,通过动词词干后缀加相应的时态附加成分来表达时态概念的。该文通过对汉维语时态的相同点与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汉维语学习者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4(3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汉语时态的表达
1.1 过去时的表达
1.1.1 过去时间词+句子
1.1.2 动词+过
1.1.3 动词+了
1.1.4 动词+过+…+了
1.2 现在时的表达
1.3 将来时的表达
1.3.1 快/快要/就要+动词+了
1.3.2 要+动词
1.3.3 会+动词
2 维吾尔语时态表达
2.1 过去时的表达
2.1.1 直陈过去时
2.1.2 间陈过去时
2.1.3 转述过去时
2.1.4 或然过去时
2.2 现在时的表达
2.2.1 直陈现在时
2.2.2 直陈相对现在时
2.2.3 间陈一般现在时
2.2.4 转述一般现在时
2.2.5 或然一般现在时
2.3 将来时的表达
2.3.1 直陈一般将来时
2.3.2 间陈将来时
2.3.3 转述将来时
2.3.4 或然将来时
3 汉维语时态的对比
3.1 汉维语时态表达的相同点
3.2 维汉语时态表达的不同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时态”说[J]. 张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2)
[2]动态助词“着”“了”“过”与英文时态的对比研究[J]. 王书凯.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2)
[3]汉维语动词“时”的对比与翻译[J]. 张宏胜. 语言与翻译. 2001(02)
[4]汉维语动词时、态、体之比较[J]. 刘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3)
[5]汉维动词时态的比较[J]. 张敬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4)
本文编号:3415442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4(3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汉语时态的表达
1.1 过去时的表达
1.1.1 过去时间词+句子
1.1.2 动词+过
1.1.3 动词+了
1.1.4 动词+过+…+了
1.2 现在时的表达
1.3 将来时的表达
1.3.1 快/快要/就要+动词+了
1.3.2 要+动词
1.3.3 会+动词
2 维吾尔语时态表达
2.1 过去时的表达
2.1.1 直陈过去时
2.1.2 间陈过去时
2.1.3 转述过去时
2.1.4 或然过去时
2.2 现在时的表达
2.2.1 直陈现在时
2.2.2 直陈相对现在时
2.2.3 间陈一般现在时
2.2.4 转述一般现在时
2.2.5 或然一般现在时
2.3 将来时的表达
2.3.1 直陈一般将来时
2.3.2 间陈将来时
2.3.3 转述将来时
2.3.4 或然将来时
3 汉维语时态的对比
3.1 汉维语时态表达的相同点
3.2 维汉语时态表达的不同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时态”说[J]. 张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2)
[2]动态助词“着”“了”“过”与英文时态的对比研究[J]. 王书凯.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2)
[3]汉维语动词“时”的对比与翻译[J]. 张宏胜. 语言与翻译. 2001(02)
[4]汉维语动词时、态、体之比较[J]. 刘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3)
[5]汉维动词时态的比较[J]. 张敬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4)
本文编号:3415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41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