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能力自评的反拨效应机制探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挖掘

发布时间:2021-10-20 16:04
  基于认识-动机-行为的反拨效应模型,以CET-6写作任务为例,探究学生的语言能力自评在反拨效应模型中的机制。对45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结构方程建模(SEM)对问卷数据进行拟合,最终修正与验证出含学习者语言能力自评的反拨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者的内在认识(语言能力自评)和外在认识(考试设计、考试用途)相互关联、双向影响; 2)语言能力自评对备考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3)考试难度适中时,语言能力自评有助于学习者在备考中产生成功期望,增强学习动机与自信心。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自评应更多地纳入反拨效应的研究范畴,关注其对教与学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文章来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33(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语言能力自评的反拨效应机制探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挖掘


Xie与Andrews的反拨效应模型(2013)

模型图,模型,中介,动机


模型1:外在认识决定内在认识,整体认识通过动机中介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备考行为,见图2。模型2:内、外在认识相互作用,整体认识通过动机中介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备考行为,见图3。

模型图,模型,中介,动机


新反拨效应假设模型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ET的反拨效应机制: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建模的历时研究[J]. 肖巍,辜向东,倪传斌.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03)
[2]大学英语教师对CET及其反拨效应认识的历时研究[J]. 辜向东,彭莹莹.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06)
[3]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 王文宇,文秋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4)
[4]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 文秋芳,郭纯洁.  现代外语. 1998(04)



本文编号:3447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447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