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测试效度理论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20 06:53
  近二十年来,语言测试界围绕效度的定义和范畴展开了激烈讨论,出现了新的效度理论。国内研究者也开始重视效度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了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框架。本文首先梳理有关效度定义的讨论及四个派别的不同观点,然后介绍基于论证和证据的效度理论、公平效度理论和行动理论视角下面向改革的考试效度理论,最后对我国语言考试效度验证提出一些建议。 

【文章来源】:现代外语. 2020,4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语言测试效度理论的新发展


解释性论证的推理链(Kane 2006)

框架图,框架图,证据,后果


Weir(2005)提出了基于证据的效度理论框架,认为效度证据的收集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基于理论的效度、语境效度、评分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后果效度。前两个方面的证据需在考前收集,考试设计阶段就应明确考查的能力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挑选典型任务来体现这些能力;后三个方面的证据在考后收集,主要依据统计方法评估考试分数的信度和考试分数与外部标准之间的相关度,以及考试使用对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反拨作用或社会后果(Hubbell 2005)。这一框架又被称为社会-认知效度框架,把不同的社会认知心理模型和基于理论的效度联系起来,避免了仅在效度理论体系内循环的缺点。基于证据的效度理论框架主要关注考试分数的解释,虽然后果效度是重要的证据来源,考试后果却未得到详细阐述。同时,对应试者行为内部过程的描述也过于简单和程式化(张新玲2007),并且未彻底摆脱传统分类效度的影响,各种效度证据被分门别类,没有形成一个有机、连贯的整体。3.1.2 评价使用论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框架及其应用[J]. 童扬芬,陈佑林.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9(01)
[2]语言测试的公平性检验框架[J]. 李清华.  现代外语. 2016(04)
[3]语言测试的公平性研究:概念、理论与责任[J]. 范劲松.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4(02)
[4]语言测试开发与使用的实践指南——《语言测试实践:现实条件下语言测试的开发与使用论证》介述[J]. 邹润.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2(03)
[5]AUA框架——语言测评理论的新发展[J]. 徐启龙.  外语电化教学. 2012(01)
[6]效验理论与实践的接口——解读威尔的社会认知效验框架[J]. 张新玲.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7]语言测试之效度理论发展五十年[J]. 李清华.  现代外语. 2006(01)



本文编号:3506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06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a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