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学结构和过程理论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4:28
  口语课教学中的结构和过程问题是口语课研究的基本问题。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信息处理的方法,系统梳理汉语教学文献中关于初级口语课结构和过程的思辨性和经验性教学认知,从中推导出理论模型。主要结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顶层基本环节及之下中观层和微观层构件系统;二是推导出了基于顶层三大环节之下中观层内部结构和过程的理论模型;三是推导出顶层三大环节之间中观层结构和过程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开展汉语口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还可作为应用模型研究的参照,同时也为汉语口语教学慕课或微课教学单元设计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18(05)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学结构和过程理论模型研究


顶层结构和过程-理论模型示意图

示意图,构件,理论模型,语言点


可以看出,中观层共有9个教学构件,分别是:“组织教学(O)”“复习旧课(R)”“导入话题(I)”“讲练生词(V)”“讲练语言点(L)”“讲练课文(T)”“综合练习(P)”“总结(S)”和“布置作业(H)”。(一)“新课前(Ⅰ)”环节

示意图,理论模型,环节,构件


通过梳理中观层构件的组合及由此产生的排列结果,可推导出基于顶层三大基本环节内部中观层结构和过程的理论模型(见图3)。据此,可以在系统框架内对模型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解析,包括同一构件集合可能构造出的不同的结构类型及构件集合包含的构件数,以及特定位置常出现的构件、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等等。1.“新课前(Ⅰ)”环节内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然”与“实然”:初级汉语语法教学结构和过程研究[J]. 郑艳群,袁萍.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9(01)
[2]汉语教学数据挖掘:意义和方法[J]. 郑艳群.  语言文字应用. 2016(04)



本文编号:3563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63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2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