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V+O”式结构中的“进/入、出”及其对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00:31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对称性。从语义、句法的角度入手,分别描述“进/入”、“出”在“V+O”和“(V+O1)+O2”结构中的语义、句法特点,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构拟“进/入”、“出”的语义网络,描绘其隐喻拓展路径与意象图式,分析造成三者语义交叉及分化的原因和机制。本文第一章简要介绍本研究的源起和研究目的、研究范围、所运用的相关认知语言学理论背景以及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分析探讨“进/入”、“出”在“V+O”中的语义、句法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逐层剖析:动词的意义、宾语的特点,“V+O”结构的句法特点(包括语表形式、语义特点、句法功能)。第三章进一步分析探讨“进/入”、“出”在“(V+O1)+O2”中的语义、句法特征。同样从语表形式、语义特点、句法功能以及“(V+O1)+O2”与介词的变换关系四个角度展开。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逻辑顺序依次比对“V+O”式结构中的“进/入”、“出”,归纳其对称性。此外,还分析“V+O”式结构中“进”与“入”的同义对称关系,“进/入”与“出”的反义对称关系。第五章结合认知语言学...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研究范围界定
    1.2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3 认知语言学理论背景介绍
    1.4 语料来源、体例说明
第二章 “进/入、出”在“V+O”中的语义、句法特征
    2.1 “进+O”的语义、句法特点
        2.1.1 “进”的意义
        2.1.2 宾语 O 的特点
        2.1.3 “进+O”的句法特点
    2.2 “入+O”的语义、句法特点
        2.2.1 “入”的意义
        2.2.2 宾语 O 的特点
        2.2.3 “入+O”的句法特点
    2.3 “出+O”的语义、句法特点
        2.3.1 “出”的意义
        2.3.2 宾语 O 的特点
        2.3.3 “出+O”的句法特点
第三章 “进/入、出”在“(V+O1)+O2”中的语义、句法特征
    3.1 “(进+O1)+O2”的句法特点
        3.1.1 语表形式
        3.1.2 语义特点
        3.1.3 句法功能
        3.1.4 “(进+O1)+O2”与介词的变换关系
    3.2 “(入+O1)+O2”的句法特点
        3.2.1 语表形式
        3.2.2 语义特点
        3.2.3 句法功能
        3.2.4 “(入+O1)+O2”与介词的变换关系
    3.3 “(出+O1)+O2”的句法特点
        3.3.1 语表形式
        3.3.2 语义特点
        3.3.3 句法功能
        3.3.4 “(出+O1)+O2”与介词的变换关系
第四章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对称性分析
    4.1 “进/入、出”意义的不对称
    4.2 “进/入、出”后接宾语 O 的不对称
    4.3 “进/入、出”在“V+O”中的不对称
        4.3.1 语表形式
        4.3.2 语义特点
        4.3.3 句法功能
    4.4 “进/入、出”在“(V+O1)+O2”中的不对称
        4.4.1 语表形式
        4.4.2 语义特点
        4.4.3 句法功能
    4.5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同义、反义对称关系
        4.5.1 “进”和“入”的同义对称关系
        4.5.2 “进/入”和“出”的反义对称关系
第五章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认知解释
    5.1 “进/入、出”的语义网络
        5.1.1 “进”的语义网络
        5.1.2 “入”的语义网络
        5.1.3 “出”的语义网络
    5.2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隐喻拓展及意象图式
        5.2.1 “进”在“V+O”式结构中的隐喻拓展及意象图式
        5.2.2 “入”在“V+O”式结构中的隐喻拓展及意象图式
        5.2.3 “出”在“V+O”式结构中的隐喻拓展及意象图式
    5.3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不对称原因
        5.3.1 “V+O”式结构的生成
        5.3.2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不对称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认知角度看复合动词「~こむ」的句法及语义特点——与汉语趋向动词“~进”比较[J]. 金慧莲.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03)
[2]从“V出+宾语”的构件关系看语义的双向选择原则[J]. 郑娟曼.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9(02)
[3]“V+出+O”结构中“出”的隐现分析[J]. 胡秋军.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1)
[4]动趋式“V+出来”与宾语同现情况的语用分析[J]. 吴纪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现代汉语“V到”与“V进”、“V见”、“V在”、“V着”结构的比较[J]. 曾海清.  新余高专学报. 2007(06)
[6]“进”类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 卢英顺.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01)
[7]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J]. 马玉汴.  汉语学习. 2005(06)
[8]“进+处所宾语”和“去+处所宾语”[J]. 宗守云.  汉语学习. 2004(06)
[9]“V进/到、在NP里”格式的比较分析[J]. 黄育红.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02)
[10]“出”、“具”释义补[J]. 廖一邦.  汕头大学学报. 2003(02)

硕士论文
[1]汉、越语动趋结构比较研究[D]. 阮氏正.华中师范大学 2010
[2]“动词+进/出”的句法语义属性及其不对称研究[D]. 李顺周.上海师范大学 2009
[3]“V出”及其相关问题考察[D]. 郭珊珊.上海师范大学 2009
[4]“出+宾语”的多视角研究[D]. 郑娟曼.浙江师范大学 2007
[5]含“进、出”类趋向词的动趋式研究[D]. 李斌.上海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5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05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