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竞争与集体协同——论网络娱乐式抗争的行动机制
发布时间:2022-12-04 19:41
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模因理论与社会抗争理论,探讨网络娱乐式抗争的"武器"与集体行动机制。研究发现,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网民以娱乐逻辑改写网络抗争,用多模态话语做"武器"强化劝服性话语的生产,同时通过拼贴与戏仿,撕裂能指与所指间的关系,提升话语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话语的模因机制,网络娱乐式抗争以娱乐性吸引网民对能指进行大规模的个性化模仿,从而通过话语协同形成带有狂欢风格的、自组织的集体话语行动,建构了网络娱乐式抗争独特的集体行动机制。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述评
二、多模态话语:网络娱乐式抗争中的“武器”
1.PS图。
2.恶搞视频。
3.表情包。
4.网络造句。
5.藏头诗。
6.网络行为艺术。
7.跟帖“盖楼”。
8.网络段子。
三、能指的膨胀:网络娱乐式抗争中的话语竞争
四、话语模因:网络娱乐式抗争中的集体协同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抗争中理性与情感的选择方式及动员效果——基于十年120起事件的统计分析(2007-2016)[J]. 郭小安. 国际新闻界. 2017(11)
[2]从漂浮的能指到符号的资本——论符号学的方法论演变[J]. 陈卫星.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5(03)
[3]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对抗性话语再生产[J]. 陈龙.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11)
[4]图像政治:环境议题再现的公共修辞视角[J]. 刘涛. 当代传播. 2012(02)
[5]社会抗争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视角述评[J]. 王金红,黄振辉. 学术研究. 2012(02)
[6]表演式抗争:景观、挑战与发生机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J]. 黄振辉. 开放时代. 2011(02)
[7]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J]. 黄荣贵. 社会. 2010(02)
[8]“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 董海军. 社会. 2008(04)
[9]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朱永生. 外语学刊. 2007(05)
[10]转型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J]. 于建嵘. 理论参考. 2006(05)
博士论文
[1]“媒介化抗争”:变迁、机理与挑战[D]. 郑雯.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0887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述评
二、多模态话语:网络娱乐式抗争中的“武器”
1.PS图。
2.恶搞视频。
3.表情包。
4.网络造句。
5.藏头诗。
6.网络行为艺术。
7.跟帖“盖楼”。
8.网络段子。
三、能指的膨胀:网络娱乐式抗争中的话语竞争
四、话语模因:网络娱乐式抗争中的集体协同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抗争中理性与情感的选择方式及动员效果——基于十年120起事件的统计分析(2007-2016)[J]. 郭小安. 国际新闻界. 2017(11)
[2]从漂浮的能指到符号的资本——论符号学的方法论演变[J]. 陈卫星.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5(03)
[3]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对抗性话语再生产[J]. 陈龙.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11)
[4]图像政治:环境议题再现的公共修辞视角[J]. 刘涛. 当代传播. 2012(02)
[5]社会抗争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视角述评[J]. 王金红,黄振辉. 学术研究. 2012(02)
[6]表演式抗争:景观、挑战与发生机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J]. 黄振辉. 开放时代. 2011(02)
[7]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J]. 黄荣贵. 社会. 2010(02)
[8]“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 董海军. 社会. 2008(04)
[9]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朱永生. 外语学刊. 2007(05)
[10]转型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J]. 于建嵘. 理论参考. 2006(05)
博士论文
[1]“媒介化抗争”:变迁、机理与挑战[D]. 郑雯.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08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70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