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异音音注”的三种认知模式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24-02-14 17:26
"异音音注"是语音发展演变过程的一种呈现形式,指以《广韵》为参照,文献中的直音或反切注音材料,其被注字与注音字不同音,它的语音事实、性质是音韵研究中的一个关注重点。而"异音音注"中被注字与注音字读音不同,其语音事实实际上存在三种可能:被注字读作注音字,即"A→B,从而A=B";注音字读作被注字,即"A←B,从而A=B";被注字和注音字同时读作另外一个读音,即"A→C,B→C,从而A=B"。三种可能反映的三种认知模式揭示出,"异音音注"的语音事实不能从注音本身看出,而要综合语音演变的规律通盘考虑。采用正确的认知模式去分析"异音音注",有利于准确分析其语音事实及性质,有利于准确判断部分古代异读的性质与来源。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异音音注”的三种认知模式
二“异音音注”三种认知模式举证
2.1“A←B,从而A=B”模式
2.2“A→C,B→C,从而A=B”模式
2.2.1臻梗摄合口三四等牙喉音与通摄“异音音注”
2.3“A→B”“A←B”模式并存
2.3.1止摄开口与遇摄鱼韵“异音音注”
2.3.2止摄合口与遇摄虞韵“异音音注”
三“异音音注”语音认知模式的价值
3.1认知模式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准确分析“异音音注”的语音性质
3.2认知模式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准确判断“异音音注”导致的异读的性质来源
四结语
本文编号:3898366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异音音注”的三种认知模式
二“异音音注”三种认知模式举证
2.1“A←B,从而A=B”模式
2.2“A→C,B→C,从而A=B”模式
2.2.1臻梗摄合口三四等牙喉音与通摄“异音音注”
2.3“A→B”“A←B”模式并存
2.3.1止摄开口与遇摄鱼韵“异音音注”
2.3.2止摄合口与遇摄虞韵“异音音注”
三“异音音注”语音认知模式的价值
3.1认知模式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准确分析“异音音注”的语音性质
3.2认知模式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准确判断“异音音注”导致的异读的性质来源
四结语
本文编号:3898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89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