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架构PSC培训课程内容的几对前提关系——基于黎锦熙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分层架构PSC培训课程内容的几对前提关系——基于黎锦熙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PSC培训 分层教学 黎锦熙 方言特征词 声调中心 纯听力
【摘要】:分层教学关注如何在班级授课条件下因材施教,是PSC培训的一种必然趋势。已有的相关研究局限于高校普通话教学,分层力度不大,没有触及语音与词汇、声韵与声调、口说与耳听等基本面的内容调整。而黎锦熙近百年前的相关观点却提醒人们,应该根据受训者基础重新考量这几组内容两两间的地位关系,并以之作为分层架构PSC培训课程的基础与前提。
【作者单位】: 湖南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关键词】: PSC培训 分层教学 黎锦熙 方言特征词 声调中心 纯听力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青年项目“黎锦熙‘母语’教育思想研究”(11B028)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1年度项目“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研究”
【分类号】:H102-4
【正文快照】: PSC培训是指为帮助受测者更好地通过PSC而举行的以考试流程、应试策略和普通话作为主要内容的考前培训。受PSC的“标准化”与“科学性”[1]制约,考试流程、应试策略的教学内容已基本固定,而普通话的教学内容却因培训者理念、培训总课时、受测者基础、目标等级等差异而颇显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评介[J];语文建设;1995年12期
2 邵勇;;浅议汉语分层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3 ;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征稿启事[J];语文研究;2009年04期
4 谭晓平;;从中文信息处理角度看《新著国语文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方孟杨;褚凤继;;分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15期
6 周美娜;;谈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竞赛机制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成才之路;2010年25期
7 李艳蛟;;当前高职院校《中文速录》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郭皓;李博;任翠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探索[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02期
9 顾秀群;;针对藏族学生进行普通话教学的策略分析[J];文教资料;2011年03期
10 黎锦熙;黎锦熙先生序[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凯宁;;现代汉语中“有+VP”句的产生和发展[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于锦恩;;注音字母颁布过程分析[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冯青;;《朱子语类》中的方言词[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魏志成;;汉语句型系统的解构与重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琨;;黎锦熙先生的辞书学理论与实践[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郭富强;;古代汉英语言中的意合形合研究及其意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实习生 乔燕冰 本报记者 纪秀君;黎锦熙 终身文字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王宁;中国新语文的奠基人[N];人民日报;2010年
3 汪幸福;蒋介石两次推行简体字[N];协商新报;2006年
4 王洁;声播■宇 功耀千秋[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树伟;开启汉字的简化时代[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李立荣;汉字繁简之辩为哪般[N];文学报;2009年
7 王鹏;舒新城和第一版《辞海》[N];团结报;2009年
8 王鹏;舒新城和首版《辞海》[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郭攀 夏凤梅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标点符号小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黄婉梅;黎氏语法体系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婷婷;国际学校(中学阶段)对外汉语分层教学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玲玲;晋方言特征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益宇;四川方言特征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枫;上海郊县方言特征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永华;新疆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沛生;近代国语运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闫慧;宝鸡方言语法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名彰;《新著国语文法》与《汉语语法学》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静;对外汉语教学分班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莉;“广义形态”说在汉语语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48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4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