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造词中名词性喻指成分属性义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本文关键词:比喻造词中名词性喻指成分属性义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摘要】:"喻指成分的属性义"指比喻式复合词中名词性喻指成分凸显的、与其所指称事物属性特征相关的意义。文章将此类属性义划分为位置、形貌、动态、颜色、声音、功能、性质等七种类型。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2641个比喻式复合词的考察,文章认为喻指成分所属语义类与其属性义的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性:形貌和动态属性义在动物类喻指成分中最凸显,形貌和性质属性义在自然物类喻指成分中最凸显,形貌和功能属性义在人工物类喻指成分中最凸显,等等。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
【关键词】: 比喻造词 比喻式复合词 喻指成分 属性义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比喻造词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造词方式,是通过联想思维在新旧事物之间寻找相似点,达到利用旧事物为新事物命名的目的。新旧事物的相似点往往表现为某种属性特征相似,命名时人们对事物某种属性特征的关注,会促成比喻式复合词中喻指成分(即充当比喻造词喻体的成分)属性义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兰民;汉语比喻造词法刍议[J];汉语学习;2001年04期
2 贺水彬;;汉语形象词语的构造及其与修辞的关系[J];辽宁师院学报;1982年04期
3 杨振兰;从词的形象色彩看词义引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4 孙云 ,王桂华;比喻构词刍议[J];天津师大学报;1982年06期
5 史锡尧;动词、形容词的比喻造词[J];修辞学习;1995年02期
6 史锡尧;;名词比喻造词[J];中国语文;1996年06期
7 杨润陆;;由比喻造词形成的语素义[J];中国语文;2004年06期
8 赵春利;石定栩;;状位名形组合中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受限机制[J];语言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董欣胜,林天送;台湾国语新词语一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汪海波;薛澄岐;佘醒;郭会娟;;图形用户界面的隐喻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李先华;;唐诗词语隐含义个案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孙银新;;黎锦熙的汉语构词法研究及其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朱瑜;;定中超常搭配的语用效果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张慧;崔岩;;标志符号和语言的隐喻认知推理过程相似性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高亚男;;“绿色”的延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超;毕玉德;;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韩国语隐喻知识库构建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罗思明;;词典使用技能教学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安华林;;关于汉语释义基元词的界定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释义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郑丽;;《新华字典》新旧版本“扌”部动词释义对比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姚喜明;毛瑞蓓;;概念整合与动物习语的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戴玲真;;从《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看语义场理论在分类词典编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7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云美;《现代汉语词典》属性词收词与释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文姣;“以水取譬”—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水”的概念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顾铮;英汉比喻类颜色词语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晓东;从以知语言学角度谈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沈炜;从美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侍意隐喻的作用及其理解过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史谦;经济语篇中隐喻及其文化根源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永碧;认知语言学:语言研究的新视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江结宝;喻体个性及其类别[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沈阳;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5 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盛若菁;比喻研究中的误区例谈[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7 晋家泉;比喻法造词和词的比喻义——请任学良、史锡尧先生指教[J];滨州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8 杨昱华;对《现代汉语词典》后喻式名词及喻语素释义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宋永培;苏宝荣;;按照词义的形象特征整理引申系列[J];辞书研究;1987年02期
10 邵正业;;词的引申义和新词的派生[J];辞书研究;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玉云;论德语名词性属的特征[J];德语学习;2004年06期
2 罗贤龙;;“解密”物主代词[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2010年Z1期
3 赵越;;名词性构词语素意义的泛化[J];汉语学习;2010年02期
4 孙良明;;论汉语成语释义表现词性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5 温宾利;wh-疑问分句与名词性关系分句的区别[J];现代外语;1995年04期
6 华宏仪;;词性与修辞[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7 魏玉琴;简论ing动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8 张蜜凤;名词性WH—疑问分句与WH—关系分句的辨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9 甘天龙;广西田林方言名词性重叠形式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袁顺志;;浅谈名词的双重所有格[J];中学英语园地(初二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声滔;;英语动名词的名词性逻辑主语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邢红兵;;从分词的不一致性看汉语分词的难点[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德·萨日娜;;蒙古语属格短语的类型分析[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4 徐阳春;;关于“的”字的句法分类[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跃军;;从《比萨诗章》中汉字的使用看其对中国文化的表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袁晓虹;王步康;王红玲;周国栋;;基于依存关系的中文谓词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7 安娜;刘海涛;侯敏;;语料库中熟语的标记问题[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乃文;;说大型英汉词典编纂中的新趋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李海英;;新词语词典中的词群现象——“大”字头词群考察[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志宏;;美本质研究将怎样终结——为什么说“美是什么”是伪命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慧英;关于“荫”的读音(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2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正确使用“的地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见习记者 袁秦 曾奇 市八中高三英语高级教师;英语:主观题和填空题增加[N];重庆商报;2005年
4 太原市机车厂子弟中学 张菊花;初中英语如何进行优化教学[N];山西科技报;2004年
5 陈石林;“精品”:不应有如许讹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孙琴;巧辩多音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山东省梁山县体育中学 程广秋;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晴;基于数据库的汉韩对话语篇指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萨仁其其格;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周琳娜;清代新词新义位发展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炯;汉语量化结构的形式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5 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7 夏军;《说文》会意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侯月明;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西周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肖娅曼;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芳芳;韩中名词性前缀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2 郎s,
本文编号:552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5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