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功能语法在励志演讲辞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07:01

  本文关键词:功能语法在励志演讲辞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语法 励志演讲 应用研究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说话技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一种讲究语言艺术的文体形式--演讲,其语言技巧与艺术被授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篇论文也不例外。观察发现,众多的演讲按功能来分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知识型和励志型。知识型,顾名思义,以传授知识为主,多以工科知识为主;励志型演讲,就是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遇到问题要积极应对与解决。而励志型演讲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励志型演讲之所以能发挥其激励的目的,其语言特点一定是值得探究的。正是其演讲语言,即演讲辞,尤其特殊的功能。为了探究励志演讲辞的语言功能,作者利用了语言学家韩礼德所创的关于语言功能分析的功能语法理论。 本论文旨在基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对励志型演讲辞的特点及功能进行探究。其理论意义就是从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韩礼德功能语法理论在功能性语篇中的应用,并加深对演讲辞的认识和了解;对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下的功能语法理论做出进一步的阐释,并通过具体语篇的增强该理论的对功能性语篇的解释力;本文利用功能语法理论分析演讲辞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既加深了对演讲语言的研究,又拓宽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研究范围。实践上,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本文将揭示励志演讲中的语言特点及作用。这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演讲辞的特点和演讲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人们准确把握演讲语言的特点,学习其运用语言的技巧和方法,以便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做出更有效的交际活动,提高效率,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本研究是基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下的三大元功能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另外,演讲的背景与所处情景对演讲的励志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本文亦利用了韩礼德语境理论下的情景语境理论来分析演讲语篇,并将此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从众多演讲中,依据对励志的理解选出30篇励志型演讲,在WORD搜索功能的帮助下,对语篇语言的共性进行统计;再对演讲语言的各自特色进行查找;并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生成图表,实现定量分析;继而,抽取具有典型的语句进行分析论证,实现定性分析。 经研究发现,在励志演讲辞中,演讲者较多运用概念功能来表达客观事实以引起听众的共鸣,继而多借用人际功能来表达个人经历或经验亦或是通过个人影响力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以达到影响他人,激励他人的作用;就人称方面来说,多数励志演讲是在激励他人,而非自己,故第二人称的选用当属最佳,如果说大家,包括演讲者本人,共同面临某一难题,此时第一人称的选用则是明智之举,这说明,演讲者是与听众站在同一阵线的朋友,而非旁观者。 当然,该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选材方面仍偏重于政治励志型演讲,所选材料仍可进一步划分类别;分析材料中还有其他语言特点值得注意和探究。限于理论基础以及时间、精力及能力水平,本论文未能详尽分析励志演讲辞的语言特征和功能,希望有志于此研究的能人学士可以进一步划分演讲类型,运用其他诸多相适应的语言理论进一步深化研究对励志演讲辞的探究。
【关键词】:功能语法 励志演讲 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
【目录】:
  • Abstract7-9
  • 摘要9-12
  • Introduction12-14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4-21
  • 1.1 Studies on the Functional Grammar14-19
  • 1.1.1 Studies on the Functional Grammar Abroad14-17
  • 1.1.2 Studies on the Functional Grammar at Home17-19
  • 1.3 Studies on the Speech19-21
  • 1.3.1 Studies on the Speech Abroad19
  • 1.3.2 Studies on the Speech at Home19-21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21-32
  • 2.1 Functional Grammar23-30
  • 2.1.1 Ideational Function23-27
  • 2.1.2 Interpersonal Function27-29
  • 2.1.3 Textual Function29-30
  • 2.2 Situational Context30-32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32-36
  • 3.1 Objectives32-33
  • 3.2 Methods33
  • 3.3 Procedures33-34
  • 3.4 Data Collection34-36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Data36-53
  • 4.1 Application of Ideational Function in Speeches36-41
  • 4.2 Application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Speeches41-46
  • 4.3 Application of Textual Function in Speeches46-50
  • 4.4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Context in Speeches50-53
  • Chapter Fiv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53-57
  • 5.1 Findings53-55
  • 5.2 Implications55-57
  • Conclusion57-60
  • Bibliography60-64
  • Appendices64-66
  • Acknowledgments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贵森;王冕;;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黄国文;功能主义者的大集会——记国际功能语法会议[J];国外语言学;1995年04期

3 林隆清;;The Application of Textual Cohesion and Coherence to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9期

4 钟声;;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人际意义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李战子;;从语气、情态到评价[J];外语研究;2005年06期

6 朱永生;;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语言特点初探[J];南外学报;1986年03期

7 刘玉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朱洪涛;英语广告语篇中人称、语气的人际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9 方琰;;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10 黄国文;;中国的语篇分析研究——写在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成立之际[J];外语教学;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777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77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f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