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泰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1:36

  本文关键词:泰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偏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是”字句 对外汉语教学 泰国留学生 偏误成因 教学对策


【摘要】:“是”字句是汉语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殊句式,出现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看似简单其实复杂。国内对“是”字句的研究可以说已相当成熟,从语用、语法和语义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很多,把“是”字句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也是非常之多。但是从泰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偏误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及文章并不多。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泰国留学生在“是”字句运用中所出现的偏误数量大大超过其它特殊句式。对泰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进行经验总结与探讨是相当必要的,而将“是”字句的研究与泰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研究相结合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本文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主持开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泰国留学生的“是”字句偏误句子为研究语料,利用数据统计手段,运用中介语理论、语言对比理论、偏误分析理论等理论工具对这些偏误句子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偏误的原因和规律,以期为泰国留学生的“是”字句的习得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建议。 本篇论文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范围、语料来源以及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现代汉语“是”字句的用法和特点以及吕叔湘对于“是”字句的八种分类。 第三部分针对泰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详尽的举例、分类与描述。 第四部分则联系教学实践,论述泰国学习者“是”字句偏误成因。 第五部分根据上一章所总结的偏误类型以及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本篇论文进行总体回顾,并指出本篇论文的不足。
【关键词】:“是”字句 对外汉语教学 泰国留学生 偏误成因 教学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选题缘由7-8
  • 1.2 研究范围8
  • 1.3 “是”字句研究概况8-11
  • 1.3.1 句法层面的研究8-9
  • 1.3.2 语义层面的研究9
  • 1.3.3 语用层面的研究9
  • 1.3.4 “是……的”句研究9-10
  • 1.3.5 对外汉语视角下“是”字句的研究10
  • 1.3.6 “是”字句研究特点总结10-11
  • 1.4 语料来源11
  • 1.5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创新之处11-13
  • 第二章 “是”字句概述13-18
  • 2.1 什么是“是”字句13-14
  • 2.2 吕叔湘关于“是”字句结构的八种划分14-18
  • 第三章 泰国留学生“是”字句偏误类型考察18-28
  • 3.1 具体偏误类型考查19-26
  • 3.1.1 遗漏19-22
  • 3.1.2 误加22-24
  • 3.1.3 误代24-25
  • 3.1.4 错序25
  • 3.1.5 杂糅25-26
  • 3.2 偏误类型总结26-28
  • 第四章 泰国学习者“是”字句偏误成因分析28-42
  • 4.1 主观因素28-37
  • 4.1.1 语际迁移28-32
  • 4.1.2 目的语规则泛化32-33
  • 4.1.3 “是”字句句型掌握不够牢固33-35
  • 4.1.4 交际策略的影响35-37
  • 4.2 客观方面37-41
  • 4.2.1 语言本体方面37-38
  • 4.2.2 教师方面的因素38-40
  • 4.2.3 语言环境方面40-41
  • 4.3 本章小结41-42
  • 第五章 泰国留学生“是”字句偏误解决对策42-48
  • 5.1 加强语言本体研究42-43
  • 5.1.1 加强“是”字句本体研究42
  • 5.1.2 加强中泰语言对比研究42
  • 5.1.3 加强“是”字句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42-43
  • 5.2 教师方面43-46
  • 5.2.1 课前准备43
  • 5.2.2 课堂教学43-45
  • 5.2.3 课后反思45-46
  • 5.3 在社会语言环境中加强语感的培养46-48
  • 第六章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礼勋;;“是”字句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2 陈天福;论“是”字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3 吕文华;主语是受事的“是…的”句[J];汉语学习;1985年05期

4 周有斌;“是”字句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1992年06期

5 田善继;非对比性偏误浅析[J];汉语学习;1995年06期

6 田泉;“是”、“的”合用及单用非句法功能初探[J];汉语学习;1996年05期

7 朱斌;“是”字句的然否连用和否然连用之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朱斌;汉语语法研究的实和虚——现代汉语“是”字句然否类型联结研究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贾媛;李爱军;马秋武;熊子瑜;;具有焦点标记作用的“是”字句重音分布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9年03期

10 牛秀兰;;关于“是…的”结构句的宾语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音;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1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1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