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存在句句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2:20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存在句句模研究
【摘要】:本文在标注语料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为主导原则,同时借鉴“格”语法,配价语法以及功能语法等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存在句句模的定义、分类、其与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首先,本文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存在句句模进行分类,在得出不同类别的基础对能够进行下位分类的类别继续进行下位分类,进而建立现代汉语存在句句模系统,该系统具有层级性。 其次,重点研究了存在句句模与其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是具有层级性的,所以在研究中按类别具体分析了基底存在句句模、派生存在句句模、扩展存在句句模以及复杂存在句句模与其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得出了:存在句句模与其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关系。 最后,对存在句句模的语用进行了考察。在存在句句模中,处于句首的处所语义成分是语用上的主题,它是句子叙述的起点且是有定的,而存在句句模的存现核与所存表示的是述题,它们叙述、描写或说明处所怎么样。此外,从所提取的语料可以看出,存在句句模的语用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描写,在口语、应用文、传记等非文艺语体中它多是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对存在句句模的研究是建立在标注语料基础之上的,这一方法具有新颖性,并且能够提高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度。2.本文的研究综合运用了多种语法理论,如:三个平面语法理论、配价语法理论等,对存在句句模的研究全面而深入。 本文的研究对于把握现代汉语存在句句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深化了现代汉语语义平面的研究。
【关键词】:存在句句模 语义角色 共价 对应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0.1 本文研究的意义7-8
- 0.1.1 理论意义7
- 0.1.2 应用意义7-8
- 0.2 本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8-9
- 0.2.1 研究目标8
- 0.2.2 研究内容8-9
- 0.3 本文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9-11
- 0.3.1 研究范围9
- 0.3.2 研究方法9-11
- 第1章 存在句及句模的相关研究概况11-23
- 1.1 存在句研究情况概述11-13
- 1.1.1 语法草创与革新时期11
- 1.1.2 语法知识大普及时期11-13
- 1.1.3 繁荣发展时期13
- 1.2 句子语义角色研究情况的介绍13-15
- 1.2.1 国外对句子语义角色的研究情况13-14
- 1.2.2 国内对语义角色的研究状况14-15
- 1.3 句模及存在句句模研究概况15-19
- 1.3.1 句模研究情况概述15-19
- 1.3.2 存在句句模研究情况介绍19
- 1.4 本课题中的语义句法范畴系统的介绍19-23
- 第2章 存在句句模的定义及分类23-32
- 2.1 存在句句模的定义23
- 2.2 存在句句模的类型23-28
- 2.2.1 以往有关存在句句模分类情况研究概述23-26
- 2.2.2 本文中存在句句模的分类26-27
- 2.2.3 标注语料中存在句句模各类别频度27-28
- 2.3 进入存在句句模的陈述结核及其特征28-32
- 2.3.1 陈述结核与句模的关系28
- 2.3.2 存在句句模中陈述结核的特征28-30
- 2.3.3 存在句句模中存现核价的分析30-32
- 2.3.3.1 配价语法理论基本点30
- 2.3.3.2 存在句句模中存现核的价目30-32
- 第3章 不同类型存在句句模的具体分析32-44
- 3.1 基底存在句句模的分类及语义分析32-34
- 3.1.1 基底存在句句模的定义32
- 3.1.2 基底存在句句模类型及语义特点32-34
- 3.2 派生存在句句模的分类及语义分析34-35
- 3.3 基干存在句句模与扩展存在句句模的具体分析35-41
- 3.3.1 基干存在句句模与扩展存在句句模的界定35-36
- 3.3.2 扩展存在句句模的下位分类36-41
- 3.4 简单存在句句模与复杂存在句句模的具体分析41-44
- 3.4.1 简单存在句句模与复杂存在句句模的界定41-42
- 3.4.2 复杂存在句句模的具体分析42-44
- 第4章 存在句句模与其句型、句类的关系44-57
- 4.1 句模与句型及句类之间的关系44-46
- 4.1.1 句模与句型之间的关系研究44-46
- 4.1.2 句模、句型与句类三者之间的关系46
- 4.2 存在句句模与其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46-50
- 4.2.1 基底、派生存在句句模与其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46-48
- 4.2.2 扩展存在句句模与其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48-50
- 4.2.3 复杂存在句句模与其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50
- 4.3 存在句句模的语用考察50-57
- 4.3.1 存在句句模的主题和述题研究50-51
- 4.3.2 存在句句模的主题指称问题研究51-52
- 4.3.3 存在句句模的信息结构分析52-53
- 4.3.4 存在句句模的焦点和预设53-55
- 4.3.4.1 焦点和预设53-54
- 4.3.4.2 存在句句模常规焦点的表现手段54
- 4.3.4.3 存在句句模对比焦点的表现手段54-55
- 4.3.5 存在句句模的语用功能55-57
- 结语57-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岑运强;词义类型与句义结构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彭兰玉;欧阳竹;;存现句的语用考察[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唐玉环;;存现句的信息结构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张颖;董祥冬;;共价复合句模的句法—语义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1期
5 顾阳;论元结构理论介绍[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6 刘街生;;存在句的构成、理解和语用状态[J];当代语言学;2009年03期
7 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8 董祥冬;;V2共价的整合机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宋玉柱;动态存在句[J];汉语学习;1982年06期
10 鲁川,林杏光;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J];汉语学习;1989年05期
,本文编号:795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