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音韵学研究探颐
发布时间:2017-09-10 03:01
本文关键词:林语堂音韵学研究探颐
更多相关文章: 林语堂 音韵学 古音构拟 古方音 音转 方言区划
【摘要】:林语堂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除此之外,语言学博士出身的林语堂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林语堂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接受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学术训练,并于1923年取得了博士学位。海外学成归国之后,林语堂将西方的语言学理论与中国的传统音韵学结合起来,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音韵学研究的论文,主要围绕上古韵部音值构拟、上古声母问题、上古方音音转以及上古方言区域划分展开了讨论。林语堂在音韵学研究上成果丰硕,为汉语音韵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在新时期的林语堂研究中,学术界关于林语堂语言学尤其是汉语音韵学方面的研究仍有不足。本文通过对林语堂音韵学方面成果的剖析,试图客观地对其在汉语音韵学史中的贡献做出评价。
【关键词】:林语堂 音韵学 古音构拟 古方音 音转 方言区划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绪论9-17
- 第一节 林语堂的学术生涯简介9-11
- 第二节 本课题在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概况述评11-15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15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15-17
- 第一章 林语堂关于上古韵部音值的研究17-53
- 第一节 林语堂关于歌、鱼两部古韵音值的研究17-31
- 第二节 林语堂关于支脂之三部古读的研究31-53
- 第二章 林语堂关于上古声母的研究53-73
- 第一节 林语堂的上古喻母研究53-64
- 第二节 林语堂的复辅音声母研究64-73
- 第三章 林语堂关于上古方音的研究73-101
- 第一节 之前中国关于上古方音研究成果述略73-79
- 第二节 林语堂的历史方言学思想79-84
- 第三节 林语堂关于上古方音韵转的研究84-99
- 第四节 本章小结99-101
- 第四章 林语堂以《方言》为依据的汉代方言区划101-119
- 第一节 汉代方言区划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讨论101-104
- 第二节 林语堂的汉代方言区域划分104-113
- 第三节 林语堂汉代方言区划模式的影响113-117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17-119
- 第五章 总论119-121
- 参考文献121-125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125-127
- 致谢127-129
- 个人简历129-1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力;先秦古韵拟n,UO题[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05期
2 魏锦;;以扬雄《方言》为依据的汉代方言分区研究综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陈洁雯;上古音复声母:粤方言一个半音节的字所提供的佐证(英文)[J];方言;1984年04期
4 虞万里;文献中的山东古方音[J];古汉语研究;1988年01期
5 李恕豪;论扬雄《方言》中的几个问题[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
6 廖锋;近二十年林语堂研究资料综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7 尉迟治平;鱼歌二部拟音述评[J];龙岩师专学报;1986年02期
,本文编号:824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2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