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用为纲理念在教师培训中如何落实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关于语用为纲理念在教师培训中如何落实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用中学 语用为纲 教师培训 语境分析 华语二语教学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语用为纲在教师培训环节"怎么做"的问题。作为语言学习四大环节之一,教师培训和教学活动是保证语用大纲、课程和教材中所包含的理念落到实处的关键。如何把抽象变具体,把隐性变显性,关键在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模型,本文介绍的特别课型"语言文化实习课"是这方面的尝试。主要观点包括:(1)在理念上,确认语言结构为手段,语言运用为目的;(2)在教学过程中,确保语用为纲的原则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3)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验证并最后确认行之有效的模式,把语用为纲的原则落到实处。这是在华语二语教学中继测试、课程设置这两个环节之后又一个落实语用为纲理念的操作模式。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雅礼中国语文研习所;
【关键词】: 用中学 语用为纲 教师培训 语境分析 华语二语教学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12&ZD224)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1.前言华语二语教学①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语言水平测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四大环节(Wu,2011)。过去20年来,关于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语言运用和语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等问题有很多讨论(何自然,1997;胡文仲,1999;赵建华,1999;郭熙,2007;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传玲;洪明;;英国华文教育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八桂侨刊;2012年01期
2 刘颂浩;;论教学理念[J];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5年04期
3 李泉;关蕾;;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J];汉语学习;2009年02期
4 王永娜;;谈书面语中“动词性成分名词化”的语法机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03期
5 李明;;近20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邓科香;;语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 赵杨;;英国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4期
8 刘颖;张少姿;卢颖;郭奇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天津方言教学初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樊友新;从事件结构到句子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翟颖华;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现代汉语核心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弟龙;老挝沙湾拿吉省崇德学校汉语教学的情况调查[D];云南大学;2011年
2 孔维虎;对韩国中学生汉语辅音教学之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岱华;文化适应模式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相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欧苏婧;三部综合型中级听力教材练习设计的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海珍;英语背景汉语学习者翻译式偏误分析[D];扬州大学;2009年
6 曾海燕;英国中学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赵锦丽;对外汉语词典中的动词释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付甜甜;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娟;对外汉语数字词教学[D];西北大学;2012年
10 额尔登萨拉;初中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比较句偏误研究及教学对策[D];山东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广杰;;关联理论背景下的语境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2 贺学耘;陈溪辉;;语境分析:机器翻译不可忽视的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3 何冬云;杨洁;;语境理论对科技翻译的解释力[J];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王秀卿;;等效翻译中的语境与语域取向[J];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03期
5 王红玲;;歧义的成因及在语境中的消除[J];考试周刊;2008年13期
6 苏菲;;浅谈语境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7 林丽君;;辨《〈张中丞传〉后叙》之“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8期
8 马磊;;汉语教师新课程培训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3期
9 贾援;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特点进行汉语拼音教学[J];语文建设;1983年02期
10 王晶;;会话语境下的非言语特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齐文;;话语语言学视角的中日同形词置换策略——以井波律子《三国演义》日译本为文本[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成文;汉语教学推广与大学学术交流的互动[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王东;汉语学习热 教师用书火[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2006新趋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巫楠;国家汉语办公室升格[N];经济观察报;2006年
5 梅音;迎着朝阳开创事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记者 胡苏;福建推广海外华文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 王路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汉语国际推广工作[N];光明日报;2007年
8 周红松 杜洁思 张丽辉;33名志愿者将赴印尼进行汉语教学[N];河北日报;2007年
9 实习生 赵静;让孔子学院健康地走向世界[N];科技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何朝辉;孩子学汉语 家长也受益[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娜;语境在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笑微;浅析翻译过程中语境适应及运用[D];燕山大学;2012年
3 姚宁;合同案例的语境翻译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金蕾;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有效方式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凤;从语境视角看翻译[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树欣;语境分析对翻译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6年
7 林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婷兰;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9 蒋大山;矛盾修辞理解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张淑玲;《读者文摘》中幽默的功能语言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5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3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