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X还X”格式研究及比字句在教材中的编写现状和编写建议
发布时间:2017-09-19 13:17
本文关键词:“比X还X”格式研究及比字句在教材中的编写现状和编写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比X还X” 比字句 句法表现 语义特征 语用特点 教材编写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比X还X”格式,该格式是比字句的一种特殊结构,往往用于表达说话人特殊的情感。“比X还X”多用于口语当中,在书面语中也并不少见,传统对“比X还X”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为名词的情况,而本文则从多方面对“比X还X”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立足共时平面对“比X还X”进行“表-里-值”三个方面的考察,并结合语义特征分析法和本用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比X还X”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本文共分五个章节对“比X还X”格式进行考察。 第一章着重考察了“比X还X”组构方面的特点,从构成方面来看,“比X还X”是由介词“比”和表示上扬语气的副词“还”以及“X”构成,其中“X”可以由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来充当,而且该结构中的两个“X”从表面形式来看相同,实则不同。从整体结构来看,“比X还X”是状中套状中的特殊差比结构。 第二章从复句和单句两个方面考察了“比X还X”的句法特征。当“比X还X”在复句中作分句时,可以位于复句开头,中间和末尾,但常常位于复句末尾。往往表达递进、强调的语气。当“比X还X”用于单句中时,可以单用,也可以做谓语、定语、补语、状语以及主宾语。 第三章着重考察了“比X还X”的语义特征,即对可以进入“X”的词语进行语义考察。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X”由名词充当,多为人名、职位职业名称、表人的集合名词或指物的事物名词、地名、国名等,有时也可以是抽象名词,这时指人的名词往往含[+为人熟知、+典型含义]的语义特征,指物名词则含有[+为人熟知、+伴随意义]的语义特征。当“X”由形容词充当时,比较前项和比较后项“X”主要有两种情况,即比较前项和后项“X”属于同一范畴或不属于同一范畴。“X”由动词充任是比较少的一种情况,往往是直接拈连着前一个分句成分来的。 第四章从语用的角度对“比X还X”进行考察:第一,“比X还X”具有比喻、夸张、反复、借代等修辞特点。第二,“比X还X”具有口语性、递进性、模糊性、强调性、预设性等语用性质。第三,“比X还X”具有生动形象与幽默诙谐、言简意赅与寓简于繁、主观色彩与褒贬浓烈等语用特点。第四,“比X还X”常常用于口语体和新闻语体当中。 第五章主要是从对外汉语教材“比”字句的编写方面进行考察,通过考察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比字句的编写现状来对教材比字句的编写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本文在调查过程中力求充分、在描写过程中力求全面,在阐释过程中力求清楚,希望在此基础上对“比x还x”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对对外汉语教材比字句的编写提出一些更加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比X还X” 比字句 句法表现 语义特征 语用特点 教材编写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前言12-18
- 0.1 本文题解12-13
- 0.2 研究意义13-14
- 0.2.1 “比X还X"结构在比字句中的地位13
- 0.2.2 比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13-14
- 0.2.3 “比X还X”结构的研究意义14
- 0.3 研究现状14-16
- 0.3.1 比字句溯源14
- 0.3.2 比字句句法研究14-15
- 0.3.3 比字句语义研究15-16
- 0.3.4 “比N还N”的研究16
- 0.4 研究方法16-17
- 0.5 语料说明17-18
- 0.5.1 语料来源17
- 0.5.2 数据说明17-18
- 一、“比X还X”的结构分析18-21
- 1.1 格式构成概说18
- 1.2 “比X还X”是一个双层状中结构18-19
- 1.3 “比X还X”是一种特殊的差比句式19
- 1.4 “比X还X”中的“X”19-21
- 二、“比X还X”的句法表现21-26
- 2.1 “比X还X”在复句中的句法分布21-23
- 2.1.1 位于复句末尾21
- 2.1.2 位于复句中间21-22
- 2.1.3 位于复句开头22-23
- 2.2 “比X还X”在单句中的句法表现23-26
- 2.2.1 独用23-24
- 2.2.2 作谓语24
- 2.2.3 作定语24
- 2.2.4 作主宾语24-25
- 2.2.5 作补语25
- 2.2.6 作状语25-26
- 三、“比X还X”的语义研究26-34
- 3.1 进入“比X还X”名词的语义特征26-30
- 3.1.1 指人名词26-27
- 3.1.1.1 人名26-27
- 3.1.1.2 职位名称或职业名称27
- 3.1.1.3 指人集合名词27
- 3.1.2 指物名词27-29
- 3.1.2.1 事物名词28
- 3.1.2.2 国名、地名28-29
- 3.1.3 抽象名词29-30
- 3.2 进入该句式的形容词的语义特征30-33
- 3.2.1 比较后项X与前项为同一范畴31-32
- 3.2.1.1 比较后项X与前项意义相反或相对31-32
- 3.2.1.2 比较前项与后项相同32
- 3.2.2 比较后项X与前项不属同一范畴32-33
- 3.3 动词以及动词词组进入该句式的语义特征33-34
- 四、“比X还X”的语用价值34-41
- 4.1 “比X还X”的修辞特点34-36
- 4.1.1 比喻34
- 4.1.2 夸张34-35
- 4.1.3 反复35
- 4.1.4 借代35-36
- 4.2 “比X还X”的语用性质36-38
- 4.2.1 口语性36
- 4.2.2 递进性36-37
- 4.2.3 模糊性37
- 4.2.4 强调性37
- 4.2.5 预设性37-38
- 4.3 “比X还X”的语用效果38-39
- 4.3.1 生动形象与幽默诙谐38
- 4.3.2 言简意赅与寓简于繁38-39
- 4.3.3 主观色彩与褒贬浓烈39
- 4.4 “比X还X”的语体考察39-41
- 五、教材中比字句的安排现状及教材编写建议41-52
- 5.1 研究缘由41
- 5.2 比字句教材安排现状41-48
- 5.2.1 比字句一般出现在初级教材中41-42
- 5.2.2 比字句的教学安排42-43
- 5.2.2.1 将比字句安排在一课书内42
- 5.2.2.2 将比字句安排在两课书内42-43
- 5.2.2.3 比字句安排在三册书内43
- 5.2.3 教材比字句语法点的涉及43-45
- 5.2.4 比字句练习安排45-48
- 5.2.4.1 机械练习45-46
- 5.2.4.2 改写句子46
- 5.2.4.3 看图或根据所给提示造句或完成对话46-47
- 5.2.4.4 改错47
- 5.2.4.5 开放会话类47-48
- 5.2.4.6 其他48
- 5.3 教材比字句编写建议48-52
- 5.3.1 教材编写的原则48
- 5.3.2 现有教材比字句安排存在的问题48-49
- 5.3.3 对外汉语教材比字句编写建议49-52
- 5.3.3.1 化整为零和循序渐进49-50
- 5.3.3.2 突出练习的重要性50-52
- 六、结语52-54
- 6.1 本文的基本认识52-53
- 6.2 本文的不足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民;S比N还N——变异后的常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2 李侠;;现代汉语“比N还N”结构的语里考察[J];飞天;2011年24期
3 徐茗;;“X比N还N”句式中N的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尤庆学;“比N还N”的结构特点和修辞功能[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余俊宏;;“X比N还N”句式新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邵敬敏,刘焱;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J];汉语学习;2002年05期
7 许国萍;“比”字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1996年06期
8 邢福义;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万钧;“X比N还N”句式的修辞方式和表达效果[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张爱民,张爱玲,张秀松;“X比N还N”句式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881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8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