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汉语表主观认识词语的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5:42
本文关键词:韩国学生汉语表主观认识词语的习得研究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表心理活动或实际动作的词语如“想”、“说”、“看”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演变出表主观义的用法,可传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认识等,我们统称这类词语为“表主观认识词语”。这些词语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都极高。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表主观认识的“觉得”、“认为”、“以为”、“想”、“说”、“看”几个词语进行详尽的描写和对比研究。 由于知识掌握不足或教师指导不当等原因,外国学生在习得这些表主观认识词语时,常出现种种偏误。偏误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习得现代汉语中表主观认识词语的情况进行考察,系统地描写偏误现象,分析偏误原因,并对教学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语义特征、句法特点、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分别对“觉得”、“认为”、“以为”、“想”、“说”、“看”进行详尽的描写。第二章以北大CCL语料库为基础,统计分析本族语者表主观认识词语的使用情况,将其与韩国学生的习得情况加以对比,并考察韩国学生习得的难度等级及习得顺序。第三章考察韩国学生使用表主观认识词语的偏误情况,归纳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第四章则对今后的对外汉语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主观认识词语 语用功能 习得研究 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5
- 0.1 选题理由7
- 0.2 相关研究综述7-13
- 0.2.1 关于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概述8-9
- 0.2.2 表主观认识词语的本体研究9-12
- 0.2.3 表主观认识词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12-13
- 0.3 研究内容及目标13
- 0.4 研究方法与原则13
- 0.5 语料来源13-15
- 第一章 表主观认识词语的对比分析15-31
- 1.1 表主观认识词语的语义特征15-22
- 1.1.1 “觉得”的语义特征15-16
- 1.1.2 “认为”和“以为”的语义特征16-18
- 1.1.3 “想、说、看”的语义特征18-22
- 1.1.4 小结22
- 1.2 表主观认识词语的句法特点22-25
- 1.3 表主观认识词语的语用功能25-29
- 1.4 本章小结29-31
- 第二章 韩国学生表主观认识词语的习得研究31-40
- 2.1 本族语者使用“觉得、想、说、看”的情况考察31-32
- 2.1.1 语料的处理31
- 2.1.2 考察结果及讨论31-32
- 2.2 韩国学生使用“觉得、想、说、看”的情况考察32-33
- 2.2.1 语料的处理32
- 2.2.2 考察结果及讨论32-33
- 2.3 韩国学生与本族语者使用“觉得、想、说、看”的对比33-36
- 2.4 韩国学生表主观认识词语的习得顺序考察及解释36-39
- 2.4.1 表主观认识词语的习得顺序考察36-37
- 2.4.2 对习得顺序的解释37-39
- 2.5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韩国学生使用表主观认识词语的偏误分析40-54
- 3.1 语料的处理40
- 3.2 偏误类型考察40-48
- 3.2.1 遗漏偏误41-42
- 3.2.2 误加偏误42-43
- 3.2.3 误代偏误43-48
- 3.3 偏误原因分析48-53
- 3.3.1 母语的负迁移49-50
- 3.3.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50-51
- 3.3.3 学习者自身的影响51-52
- 3.3.4 学习语境的影响52-53
- 3.4 本章小结53-54
- 第四章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54-63
- 4.1 对教材的建议54-59
- 4.1.1 表主观认识词语在教材中的设置情况54-59
- 4.1.2 启示和建议59
- 4.2 对教师的建议59-63
- 4.2.1 注重对比研究和教学59-60
- 4.2.2 加强语用功能的教学60-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8
- 后记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岁;;话语标记“你想”的成因及其语用修辞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马云霞;;“看”与“X+看”的语法化与主观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权铉廷;简论韩语的特点[J];当代韩国;2005年03期
4 孟建安;“觉得”句的语义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5 赵询思;;“说”一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虚化情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6 代元东;;从三个平面看“认为”“以为”的差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刘瑾;;近十年国内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进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9 张旺熹;姚京晶;;汉语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系统的主观性差异[J];汉语学习;2009年03期
10 曹秀玲;;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9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9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