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多元一体”格局下我国濒危语言的保护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23 04:00

  本文关键词:“多元一体”格局下我国濒危语言的保护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一体 濒危语言 语言保护


【摘要】:濒危语言保护是当前我国急需面对的一个难题。伴随着语言的消失,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也会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体系也会受冲击,可能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民族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濒危语言关系的论述引发人们对濒危语言的关注,并尝试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提出适合我国语言保护的一些对策。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多元一体 濒危语言 语言保护
【分类号】:H002
【正文快照】: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与濒危语言的关系民族问题是关系我国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范俊军;;少数民族语言危机与语言人权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2 雷晴岚;;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文化多样性[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互联网加速语言灭绝 教授建议建“语言博物馆”[J];当代传播;2009年01期

4 戴维·克里斯特尔;韦清琦;;伦敦语言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年03期

5 安东尼·米尔·富利亚纳;张春美;;语言之家:世界活语言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年03期

6 马启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J];求是;2010年23期

7 王远新;;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调查及弱势和濒危语言的保护[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孙春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语言保护:现状与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贾庆林;;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丹;;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周莉;;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启示——基于楚雄州8所民族小学的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3 乌兰那日苏;;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的立法保护[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陆荣清;;浅议黔东南地区苗族语言的立法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5 金炳镐;裴圣愚;肖锐;;中华民族:“民族复合体”还是“民族实体”?——中国民族理论前沿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1期

6 赵树理;;英语全球化背景下弱势民族语言的丧失与保护[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乌兰那日苏;;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的界定、性质和内涵[J];理论研究;2009年Z1期

8 王远新;;构建民族地区双语和谐社会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9 李耶;刘文静;侯典峰;刘梦tD;李欣;;多民族聚居地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蒙古语保护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黎启武;;全球化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影响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郗春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元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郭友旭;语言权利和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瑜卿;民族交往的多维审视[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毅;手机短信对苗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雅俊;论语言权及其立法保护[D];新疆大学;2008年

3 乌兰那日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胡啸;《美国土著语言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春磊;古代汉语中的非汉语词汇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6 艾萍;论语言安全与民族文化安全[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7 陈鹤;浅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法律保护[D];延边大学;2009年

8 浩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实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张淑霞;包头市蒙古语使用现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潘智;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王远新;论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J];世界民族;2002年06期

3 王远新;论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优劣”[J];世界民族;2003年05期

4 吴永焕;;汉语方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李锦芳;中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林;;值得关注的濒危语言[J];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7期

2 翟全伟;;从满语的衰落看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3 大卫·克里斯特尔;范俊军;宫齐;;跨越鸿沟:语言濒危与公众意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薄守生;;《语言与社会:全球化的视野》导读及献疑[J];汉字文化;2006年03期

5 孙宏开;;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与保护[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瞿继勇;;海德格尔语言哲学思想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瞿继勇;;语言濒危的生态学观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唐海琴;;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的语言保护工作[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9 许鲜明;;第三届中国·云南濒危语言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玉溪召开[J];中国语文;2010年05期

10 瞿继勇;;洪堡特语言哲学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苏剑;;语言立法与小语种语言保护:一个语言经济学的模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黄行;;语言多样性与濒危语言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4 陈保亚;;全球化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多语现象和多语制研究——建立语言遗产保护和多民族互协共存的科学依据[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丁石庆;杨琳;;保安族母语场域分析——以甘肃县积石山县大墩村保安族语言调查材料为例[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6 康忠德;;《居都仡佬语否定句研究》提要[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7 于凤贤;;党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语文的不断发展——黑龙江省民族语文工作30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生心邋李可 通讯员 张学霞;保护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刻不容缓[N];光明日报;2007年

2 ;美国试图挽救世界濒危语言[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记者 马玉龙;采取措施抢救濒危语言[N];云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袁国女 李春艳;我国少数民濒危语言亟须重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郑博超;抢救濒危语言,刻不容缓[N];检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璐;关注正在消逝的濒危语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哈斯巴特尔 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保护没有文字的濒危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黄京一;濒危语言亟待拯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本报记者 汪嘉波;谁来拯救濒危语言?[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含唐;当濒危语言的最后两位“传人”不再交谈[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松涛;语言政策发展与语言保护意识演进[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阿拉腾苏布达;东部裕固语生态语言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红梅;哈姆尼堪人所使用的蒙古语语音实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平;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濒危语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郭孟秀;黑龙江满语濒危过程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胡艳霞;濒危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朱艳华;土家语定名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晓勇;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下坳村壮语濒危现象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田静;仙仁土家语濒危现象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张松;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有词的演变与文化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温岚;论“五色话”之发展[D];广西大学;2007年

9 周春晖;藏语维护:对巴塘县藏语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怀榕;三冲仡佬语句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3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03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