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翻译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翻译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研究 季塔连科 原文作者 翻译对象 俄罗斯科学院 专有名词 汉学研究 翻译质量 《图画见闻志》 《四部丛刊》
【摘要】:正一、厚重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И.Л.季塔连科院士主编,А.И.科勃泽夫教授和А.Е.卢基扬诺夫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共六卷,编纂历时15年,2010年始告完成。《大典》第一至六卷分别为:《哲学卷》(2006年,727页)、《神话·宗教卷》(2007年,869页)、《文学·语言与文字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及当代国际问题研究创新基地;四川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中国文化研究;季塔连科;原文作者;翻译对象;俄罗斯科学院;专有名词;汉学研究;翻译质量;《图画见闻志》;《四部丛刊》;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俄罗斯《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翻译工程”(2012年第三批)(12&ZD170)资助
【分类号】:H059;G122
【正文快照】: 一、厚重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И.Л.季塔连科院士主编,А.И.科勃泽夫教授和А.Е.卢基扬诺夫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共六卷,编纂历时15年,2010年始告完成。《大典》第一至六卷分别为:《哲学卷》(2006年,727页)、《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铭;;走在路的中间[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3期
2 ;中国文化研究所机构简介[J];华夏文化论坛;2009年00期
3 龚书铎 ,吴杰;读《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辑)[J];史学史研究;1985年01期
4 阎纯德;;跨世纪的梦想和追求[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3期
5 肖钱;正在形成中的中国文化研究热[J];浙江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6 闻斯哲;武汉大学成立中国文化研究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总目录(总第31-34期)[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4期
8 兰喜并;温故知新 彰往知来——评《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3期
9 姜云生;;存一家之言[J];读书;1985年02期
10 ;《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总目录[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国梁;张丽丽;;分析运用麦克尔·邦德理论:中国价值观调查及社会公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鞠曦;;段正元儒学思想论略及其哲学反思[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3 佟辉;;《阳明学刊》(第一辑)出版[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4 解成;;颜元思想研究论文索引(1919—1949)[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5 范鹏;;学术也需要通俗唱法——为于丹式的讲法辩护[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6 闫翠娟;;2003年宋史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一)[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春博;;哈佛燕京学社与民国时期的索引编纂[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炳海教授[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9 谢宗万;;本草文献整理研究二十年[A];2002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2年
10 田维民;;耻感文化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从“深圳妓女示众事件”说起[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宗桂;中国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化[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2 李治亭;《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N];人民日报;2004年
3 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记者 陈香;不出卖版面,不登商业广告[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黄楠森;中国文化研究的新作[N];人民日报;2003年
6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西平;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中国文化研究[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北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吕林荫;我们该怎样向大师致敬[N];解放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蒋蓝;朱大可:四川有非凡的文化原创力[N];成都日报;2010年
10 刘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阐释[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欣;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滕春红;北宋晁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谢萌;王铎艺术思想的心学基础及其实践[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吴鹏;晚明士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周聚群;“红色”中国的“杂色”呈现[D];苏州大学;2009年
8 常峻;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文安;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迪;食疗类本草古籍的历史考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2 李倩;《医方类聚》所引中国古代医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邱洪艳;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烨;六朝乐教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5 鲍智明;史料网络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相群;1689—1722年俄中经济文化交往及其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寒;日本汉学家冈千仞的中国之旅(1884-1885)[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邹赞;论斯图亚特·霍尔对文化研究的理论贡献[D];新疆大学;2008年
9 邬建麟;严耕望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琪;江苏省历代人才的地理分布与地域分异[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16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1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