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以卢干达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语音偏误和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8:17

  本文关键词:以卢干达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语音偏误和教学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乌干达 卢干达语 汉语学习 语音偏误 教学策略


【摘要】:目前由于中国处于全球化的最前线,中国受到许多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世界各地的众多教育机构中,正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这些机构根据学生的偏好来开设长期或短期的汉语课程。为了取得更好的汉语教学质量,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们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然而,调查表明,在学习汉语的海外学生表现出的错误当中,我们可以找到与其诞生地相关联的一些特点。调查的结果说明要针对不同国家的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不同的分析才会更有意义。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非洲学生在学习汉语和即将要在非洲大陆(其中包括乌干达)新开的多所孔子学院内学习汉语,但是在汉语教学的语言对比研究当中,大多数的研究局限于汉语与英语或与其他亚洲语言之间的对比,如韩语、日语、泰语、越南语,汉语和非洲语言的对比研究还是十分有限。 发音是学习汉语的核心。因此,为了让学习汉语的学生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语音教学应摆在汉语教学中优先的位置。乌干达是一个拥有多种土著语言的国家,但本文的研究对象只指以母语为卢干达语的乌干达汉语学习者,因为卢干达语是乌干达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本研究针对刚开始学习汉语三个月的和已经学习汉语至少一年的学生们来进行分析。为了采集学生们在声母、韵母、声调中出现的错误,作者对在中国大学和乌干达机构中学习汉语的乌干达学生们展开了一个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以卢干达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出现的汉语语音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并且其偏误有独特性。但是,由于乌干达也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所以学习者也会受到英语的负迁移影响。 本文第一章,从声母、韵母、声调等多方面描述了以卢干达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偏误现象,然后再描述其它偏误现象,例如变调、轻声与儿化。第二章详实地研究了造成偏误的具体因素,其因素分为三类。第一类因素是语音系统的影响,包括母语、目的语和英语三种语言,第二是使用环境的影响包括学校和家庭条件以及教师的影响学,第三是学习者自身的影响包括他们对学习汉语语音的态度与他们的性格。第三章,简述了一些解决偏误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以卢干达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的语音偏误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四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本研究的展望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乌干达 卢干达语 汉语学习 语音偏误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0 引言9-15
  • 0.1 研究意义9
  • 0.2 研究现状9-11
  • 0.3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11-12
  • 0.4 理论基础12-13
  • 0.4.1 中介语理论12
  • 0.4.2 偏误研究理论12-13
  • 0.4.3 比较研究理论13
  • 0.5 研究方法13-15
  • 0.5.1 问卷调查法14
  • 0.5.2 文献法14
  • 0.5.3 对比法14-15
  • 第1章 以卢干达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偏误现象15-26
  • 1.1 声母偏误现象15-17
  • 1.1.1 舌尖后音 zh、ch、sh 的发音偏误16
  • 1.1.2 舌面音 q、x 的发音偏误16
  • 1.1.3 舌尖前音 c 的发音的发音偏误16-17
  • 1.1.4 舌尖后浊音 r 的发音偏误17
  • 1.1.5 舌根音 h 的发音偏误17
  • 1.2 韵母偏误现象17-21
  • 1.2.1 韵母ü的发音偏误18
  • 1.2.2 韵腹为 e 的韵母发音偏误18-19
  • 1.2.3 韵腹为 a 的韵母发音偏误19
  • 1.2.4 韵母 o 的发音偏误19
  • 1.2.5 韵母 i 的发音偏误19
  • 1.2.6 韵母 u 的发音偏误19-20
  • 1.2.7 韵音 er 的发音偏误20
  • 1.2.8 复韵母 uo、ou 的偏误20
  • 1.2.9 复韵母üe、ie 的偏误20
  • 1.2.10 复韵母 ia、ie 的发音混淆20
  • 1.2.11 复韵母 iu 的发音偏误20
  • 1.2.12 介音的丢失20-21
  • 1.2.13 鼻韵母发音的偏误21
  • 1.3 声调偏误分析21-23
  • 1.3.1 阴平调的偏误22
  • 1.3.2 阳平调的偏误22
  • 1.3.3 上声调的偏误22-23
  • 1.3.4 去声的偏误23
  • 1.4 其他偏误现象23-26
  • 1.4.1 变调24
  • 1.4.2 轻声24-25
  • 1.4.3 儿化25-26
  • 第2章 偏误原因26-37
  • 2.1 语音系统的影响26-34
  • 2.1.1 母语的影响30-32
  • 2.1.2 目的语的影响32-33
  • 2.1.3 英语迁移的影响33-34
  • 2.2 使用环境的影响34-35
  • 2.2.1 学习条件影响34
  • 2.2.2 教师影响34-35
  • 2.3 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35-37
  • 2.3.1 动机和兴趣35
  • 2.3.2 性格和态度35-37
  • 第3章 汉语语言教学策略37-47
  • 3.1 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37-39
  • 3.1.1 频繁运用演示和模仿教学模式37-38
  • 3.1.2 遵循先易再难原则38
  • 3.1.3 鼓励与评价学生38-39
  • 3.1.4 两种语言对比分析39
  • 3.1.5 音形结合加深印象39
  • 3.2 相关语音教学的具体策略39-47
  • 3.2.1 声母教学策略39-41
  • 3.2.2 韵母教学策略41-44
  • 3.2.3 声调教学策略44-45
  • 3.2.4 轻声与儿化音策略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附录52-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许光烈;;语音对比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3 龚玉香;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倪彦,王晓葵;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分析[J];汉语学习;1992年02期

5 毕艳莉;美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声韵难点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蔡晓,牛太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偏误研究综观[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彭茹;刘珊珊;赵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探讨[J];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周小兵;;遵循客观规律,降低汉语学习和使用难度[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937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37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