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17-09-30 12:05
本文关键词:乌克兰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趋向补语教学 乌克兰学生 教材分析 教学不足 教学建议
【摘要】:趋向补语是现代汉语中十分重要的语言点,也是最具特点的语法现象。根据“现代汉语句型统计与研究”小组的统计,趋向补语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其他七类补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补语(赵淑华等,1995:22、25)。 尽管关于趋向补语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部分留学生(包括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还是不能完全正确使用。为了防止出错,他们习惯于把包含趋向补语的句子转换成更简单的说法。这种习惯会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带有一种外国腔调,不够地道。乌克兰学生也不例外,在学习趋向补语时总感觉一头雾水。对他们来说趋向补语是难以掌握的语法点之一。 本文中,我们分析了现代汉语趋向补语研究现状、在中国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趋向补语教学以及在乌克兰汉语教材中趋向补语教学,考查了两组高级汉语水平的乌克兰学生对趋向补语的掌握情况(第一组为在乌克兰学习汉语的学生,另外一组为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学生)并试图探索学生在学习趋向补语时的干扰因素。找出所有的问题之后,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包括两个辅助教学法(趋向补语综合表和一系列趣味性强的巩固练习题)。 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引论,包括趋向补语教学当前的重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等。 第二章为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综述,包括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介绍、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偏误分析研究、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研究。 第三章是对乌克兰及中国学习趋向补语主要教材的考察。我们将分析教材中的趋向补语教学合理性,并提出两种教材的不足。 第四章首先介绍笔者为乌克兰学生学习汉语趋向补语设计的一份调查问卷,说明调查情况,并对这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第五章针对高等汉语水平乌克兰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趋向补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设计两个辅助教学法(包括趋向补语的综合表和一系列练习题)。 第六章为结语。
【关键词】:趋向补语教学 乌克兰学生 教材分析 教学不足 教学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致谢3-4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论9-14
- 1.1 趋向补语与对外汉语教学9-10
- 1.2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10-11
- 1.3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11-13
- 1.3.1 理论背景11-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4 语料说明13-14
- 第二章 汉语趋向补语研究综述14-18
- 2.1 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14-16
- 2.2 对外趋向补语教学研究情况16-17
- 2.3 小结17-18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趋向补语概说18-26
- 3.1 中国学校对外汉语教材分析18-21
- 3.2 乌克兰学校汉语教材分析21-23
- 3.3 教材的编写建议23-24
- 3.4 小结24-26
- 第四章 乌克兰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问卷调查26-37
-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26-27
- 4.1.1 调查目的,对象及范围26
- 4.1.2 调查思路与方法26-27
- 4.2 调查结果分析27-35
- 4.2.1 补语难度与主要原因27-29
- 4.2.2 使用趋向补语的频率29-30
- 4.2.3 趋向补语本身的掌握30-33
- 4.2.4 宾语的位置33-34
- 4.2.5 “了”的位置34-35
- 4.3 小结35-37
- 第五章 教学建议与趋向补语练习设计37-46
- 5.1 趋向补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37-38
- 5.2 趋向补语辅导教学原则与教学法38-45
- 5.2.1 练习题设计38-44
- 5.2.2 趋向补语综合表设计44-45
- 5.3 小结45-46
- 第六章 结论46-48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46-47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3
- 附录一53-60
- 附录二60-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景松;;补语意义的引申和虚化[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陈忠;;复合趋向补语中“来/去”的句法分布顺序及其理据[J];当代语言学;2007年01期
4 杨希英;趋向补语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汪翔;农友安;;近五年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述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李冠华;由“上、下、进、出”充当的趋向补语对处所宾语的语义制约[J];汉语学习;1985年06期
7 马玉汴;;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8 岳中奇;“V去O”和“VO去”的语义、语用分析[J];汉语学习;1994年04期
9 刘广和;说“上_2、下_2……起来_2”──兼谈趋向补语、动趋式[J];汉语学习;1999年02期
10 徐静茜;“趋向动词”应归属何种词类?[J];嘉兴师专学报;1982年02期
本文编号:948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48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