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8-03-21 20:03

  本文选题:当代文学史 切入点:写作 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文学发展至今,其历史书写一直争论不断,从当代文学能否写史、当代文学分期的上下限问题,到对已有当代文学史的疑虑和不满乃至要求重写、"地下文学""文革文学"等敏感话题及港、澳、台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定位等,都是当代文学史写作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此外,"人修史"的不同程度的偏颇和当代文学不断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又加深了当代文学史写作的难度。而与文学发展关系甚密的出版媒介视角的发掘,以文学出版体制的转轨作为文学发展分期的参照,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文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可以这样说,一部当代文学出版史也是一部当代文学发展史。
[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ts historical writing has been debated continuously. From whethe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an write history and whethe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stages, To such sensitive topics as "underground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positioning of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uch as doubts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and even demands for rewriting of the existing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Underground Literature", "Literatur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bias of "the history of man" and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make it more difficult to write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shing media,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Taking the transition of the literary publishing system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stage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ensures the objectivity and reliability of literary research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also be said that a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publishing is also a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与百年中国文学互动共生关系研究”(编号:13AZW002)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道文;对中文专业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及培养方式的思考[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陈建光;冲破反儒之锁──对当代文学一种现象的研究[J];江汉论坛;2001年06期

3 朱玉月;当代文学的深刻反思和新的文学批评体系的建构——读吴培显《诗、史、思的融合与失衡——当代文学的一种反思》[J];当代文坛;2002年06期

4 孟繁华;当代文学的发生、来源和话语空间[J];南方文坛;2003年02期

5 李莉;浅谈小教大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深度与广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毕光明;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教育[J];文学自由谈;2004年03期

7 ;“当代文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8 方伟;当代文学的市场化倾向[J];河北学刊;2004年02期

9 姚晓雷;从参与社会角度看当代文学的价值[J];文艺研究;2004年05期

10 赵卫东;当代文学的“主义”更替与现实窘境[J];文艺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2 王本朝;;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张福贵;;两种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质差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焦应魁;郝日;;从“两为方针”到“三个代表”——兼论当代文学艺术的功能与使命[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思敬;;当代文学命名与学科整合问题(提纲)[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钱谷融;吴俊;;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人道主义[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8 ;年会小组讨论情况 第三小组举行了“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讨论[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廷秋;;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报告[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鸿声;;现当代文学北京空间叙述的差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内首部大型当代文学编年史历经五年编纂面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2 陈学璞;广西当代文学的产业自觉[N];广西日报;2005年

3 张业松;关于“当代文学”的“说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记者 杲文川;文学所当代文学室扫描2006年中国文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俊 实习生 孙中春;当代文学应坚守精神高地[N];深圳特区报;2006年

6 郭宝亮;重建当代文学的深度[N];文艺报;2007年

7 记者 杨燕;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在昆成立[N];云南日报;2007年

8 李玮慧;“当代文学缺什么”[N];文汇报;2008年

9 陈应松;当代文学的困境与突围[N];文学报;2008年

10 记者 裴蕾;“请正视当代文学的价值”[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静;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2 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4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5 宋洁;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D];兰州大学;2007年

6 钱文霞;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张志彪;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包英格;《蒙古族当代文学观念嬗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佳音;《当代作家评论》(1984 2013)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杜娃来;内蒙古当代文学在蒙古国[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邢燕;走向延安的丁玲[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元元;山西当代文学谱系中的李锐小说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

5 窦金龙;新时期初期《人民日报》对文学的引导[D];南京大学;2014年

6 马菁菁;论当代文学对潘金莲形象的改写[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杨念泽;论新时期以来的汉语基督徒写作[D];山东大学;2016年

8 张帆;现当代文学中狼形象的历史流变及内涵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玲;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韩曦;五年制小教大专《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新体系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45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45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