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书写的审美现代性——以潘年英的人类学笔记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07 23:03
本文选题:潘年英 + 人类学笔记 ; 参考:《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故乡的诗化、撕裂及弥合是潘年英人类学笔记的叙事主脉与情感基调。选择人类学笔记这样一种文体形式,使得他不能仅仅在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中沉沦,他更需要直面现代性语境中故乡衰微的残酷现实,其故乡书写由此成为一种抵抗诗学实践,并具有了超越文学地理空间的独特审美现代性价值。
[Abstract]:Poetic, tearing and healing of hometown is the main narrative vein and emotional tone of Pan Nian-ying's Anthropology notes. The choice of anthropological notes as a form of writing makes him not only sink in the beautiful memories of his hometown, but also face the cruel reality of his hometown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so his hometown writing becomes a kind of practice of resisting poetics. And has transcended the literature geography space the unique esthetic modernity valu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贵州日报报业集团;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投文;;在行走与皈依之间——试论潘年英的创作[J];民族文学;2006年05期
2 李建东;在生命的粪坑中挣扎并觉醒——读潘年英小说集《寂寞银河》[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01期
3 杨翠周;潘年英小说的人类学解读[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4 刘大先;;潘年英创作价值论[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焦兰周;;见证“思考”——“思考”的一种诠释兼论潘年英小说的书写特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谢美英;;论潘年英的文学创作[J];作家;2009年02期
7 段丽娜;;贵州省作协召开潘年英作品讨论会[J];山花;1995年09期
8 安尚育;;追寻生活本身的体验与思考——潘年英小说创作谈[J];民族文学;1996年04期
9 李建东;一个“大文学”观的写作实验——评潘年英文学人类学作品系列[J];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02期
10 程清宇;;试论侗族作家潘年英的文化自觉与文学想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婷;文学人类学视阈下的潘年英创作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
2 盛春利;在文学与人类学之间徘徊与创新—潘年英“人类学笔记”系列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06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10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