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永济宝卷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9 08:58
【摘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中国宝卷研究开始吸引了现代学者的关注。八十年代起,车锡伦先生从“一种历史的民俗文化现象和说唱形式”的角度,重点研究以民间宝卷为主的文学宝卷,推动了当代宝卷研究进程。当今学者纷纷从多学科、多角度探究宝卷的文化意义。尚丽新老师和车锡伦先生合著的《北方宝卷研究》对宝卷研究较为薄弱的北方地区展开深入研究。笔者在对永济地区念宝卷展开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前人的研究结果为参考,对永济地区至今仍为“活态表演”的念卷活动和宝卷文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深刻剖析扎根于永济道情班社、并与当地道情水乳相融的永济宝卷,探索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在永济地区的演化规律。论文主体分三部分:第一章,简述永济宝卷的发现经过并展示笔者所见的30部永济宝卷简目,介绍永济宝卷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地域分布特点,客观分析永济宝卷岌岌可危的现状,为挽救其迅速流失提出可行之措施。第二章,在对永济宝卷形成初步了解基础之上,于文本和表演双重维度进一步分析永济宝卷的独特之处,亦即永济宝卷道情化在文本和表演形态上的不同体现。还将对永济地区独有的形式特殊的小卷进行介绍,除此之外永济宝卷来源的多样化也实属罕见,可以为追究宝卷故事来源拓宽视野。第三章将重点分析永济宝卷道情化特点的形成原因。首先追溯道情及永济道情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宝卷道情化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最早尝试将宝卷进行道情化改编的人是谁?宝卷的道情化呈现出怎样的进程?其道情化特点又为何会在永济当地形成区域差别?最后扩大范围,结合其他地区宝卷与道情的交汇影响状况,概述宝卷与道情这两种民间文艺形式的相互影响。通过对永济宝卷的解读与分析,笔者一方面希望扩充北方民间宝卷的研究资料,为学界提供民间文艺形式融合的案例及材料。另一方面,希望社会各界可以由此对永济宝卷乃至民间宝卷产生更大的热情,关注这一历史文化产物及其背后的民俗文化,对宝卷形成客观认识与评价,从而推动其承继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丽新;;二十七种永济宝卷叙录[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2 边缘人;宝卷研究的重要成果——读《中国宝卷总目》《中国宝卷研究论集》[J];民俗研究;2001年02期

3 孙英芳;;论中国民间宝卷中的道德规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4 车锡伦;;读宝卷笔记(三题)[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5 李贵生;;河西走廊非遗保护又结硕果——王吉孝先生《宝卷》价值述评[J];河西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6 陈安梅;董国炎;;日本研究中国宝卷的进程与启迪[J];图书馆杂志;2016年09期

7 刘永红;;田野调查新见宝卷概述[J];青藏高原论坛;2014年03期

8 尚丽新;;“花名宝卷”的流行及在民间的影响[J];文史知识;2018年05期

9 韩春鸣;;闲话“宝卷”[J];海内与海外;2014年04期

10 罗海燕;;多元化解读:21世纪宝卷学研究新态势[J];理论界;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尹虎彬;;河北民间表演宝卷与仪式语境研究[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2 陶思炎;;论靖江宝卷的文化价值与保护方略[A];《民族遗产》(第2辑)[C];2009年

3 虞永良;;河阳宝卷概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赵克诚[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永平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白若思;绘制海外中国宝卷收藏“地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崔蕴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欧洲藏中国明清唱本研究”负责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海外遗珍:牛津大学所藏中国宝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王廷文;欣得宝卷手抄本[N];中国商报;2001年

4 江巨荣;渐去渐归的宝卷研究[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李超;我省抢救发掘珍贵“宝卷”[N];兰州日报;2007年

6 单永生;肃州发现的清末宝卷[N];民主协商报;2010年

7 周者军 张旭;念宝卷:河西民间说唱文学[N];甘肃日报;2005年

8 常红 董雪飞;《中华珍本宝卷(第一辑)》面世[N];中国民族报;2013年

9 张旭(作者单位:山丹县委宣传部);宝卷:河西民间的说唱文学[N];张掖日报;2005年

10 何端中;酒泉宝卷[N];民主协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灵;民间宝卷与中国古代小说[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雄峰;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跃;靖江做会讲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李萍;无锡宣卷仪式音声研究—宣卷之仪式性重访[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永济宝卷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2 欧阳予倩;明代宝卷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赵晓璐;张掖地区宝卷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申娟;酒泉宝卷的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谭琳;同源而异派[D];湖北大学;2012年

6 孙小霞;酒泉宝卷与话本小说的文体共性初探[D];兰州大学;2010年

7 吴玉堂;河西宝卷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温晶晶;劝世文宝卷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9 郇芳;河西宝卷音乐历史形态与现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凤英;探论河西宝卷中的儿童文学及儿童形象[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4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24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