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晋唐佛教行记文体解析与文学生成

发布时间:2021-07-02 10:39
  晋唐佛教行记有功于佛教史和佛教文化,同时在佛教文学方面亦具研究价值。考察史志和其他公私目录、佛教经录著录清单,兼及历代大藏经收录文本,检读这种文献的全帙、节本以及佚文,可见晋唐佛教行记兼具传记、地记、游记等文本特征,呈现出了多重文体属性。晋唐佛教行记一是与常见的僧人传记构成交叉关系,同时呈现出某些文本差异;二是生动地展示宋前方志基本内容,成为以时间为导引的活态地记,并且呈现出历史社会学意义;三是以凸显游程、关注地理、演绎佛国以及与文学的适度游离为基本特征,最终成为中古山水游记的变态。以传记为本质,以地记为内涵,以游记为特色,晋唐佛教行记不失为佛国舆地类僧人游记,其文学性借此得以生成,其文学表征、价值以及影响亦借此得以彰显。 

【文章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0(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目录与佛藏所见晋唐佛教行记
二、晋唐佛教行记与僧人传记
三、晋唐佛教行记与地记游记
四、晋唐佛教行记之文学生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晋南北朝僧人行记之文学表征及文学意义[J]. 阳清,吴冬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北魏慧生行记诸种相关文献考述[J]. 阳清.  宗教学研究. 2019(01)
[3]预叙、劫掠以及佑护——慧立撰著玄奘别传叙事策略管窥[J]. 阳清.  北京社会科学. 2018(08)
[4]敦煌写本残卷《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中的五言诗——兼论中世佛教行记的情感抒写及其诗笔[J]. 阳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5]论慧超旅行巨著《往五天竺国传》[J]. 余小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6]游记文体之辨[J]. 梅新林,崔小敬.  文学评论. 2005(06)
[7]游记的文体要素与游记文体的形成[J]. 王立群.  文学评论. 2005(03)



本文编号:3260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60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2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