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现实主义冲击波”中的人物群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4:26
  九十年代文学呈多元化发展,其中对社会变革和社会矛盾用下深重笔墨的“社会现实主义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在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再次绽放,它的产生有着作家、社会以及文学期刊编辑的多方注力。笔者采用的是雷达先生对这类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的概括命名:现实主义冲击波。本文由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聚焦领导干部群像,“现实主义冲击波”中的领导干部主要指的是城镇国企领导和农村基层干部。本章从相对的正面领导形象和极端“利己主义”领导群像两类人群入手,探究改革开放延续至今改革叙事中领导干部群体的人物风格的变化、承袭、延伸。本文认为,作家对领导干部形象的塑造呈现多层叙述、多维度刻画的特点,而处于政治“风暴圈”和经济浪潮中心的领导干部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体现改革之路的复杂性。他们的多面性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双向影响,作品正是作家回应这种社会处境的创作。第二章“经济能人”群像,他们是市场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人群。本章从这类商品经济社会能人形象的特点以及追溯作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新发现和新创造为何未形成“典型”,成为经典的原因。他们手中的金钱对于政治往往具有牵制力;但着眼于经济改革的历程,他们又是...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由
    研究综述
    人物群像分类依据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权欲视野下的领导干部群像
    第一节 正面型领导干部群像
        一、多元文化认同
        二、复杂精神向度呈现
    第二节 “灰色地带”的寄生——“利己主义”干部群像
        一、改革建设主体身份的丧失与堕落
        二、道德缺失,人性异化
    第三节 追溯与延伸——领导干部形象的线性思考
        一、解构“神化”,建构世俗
        二、“不完美人格”的沿袭
第二章 商品经济大场中的“弄潮儿”群像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宠儿——经济能人群像
        一、“经济能人”个性主体身份的建立
        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体现
    第二节 经济能人形象的非典型化思考
        一、流于现象,未触本质
        二、缘由缺乏的价值观错位
    第三节 创作手法的写实性
        一、现实无奈困境的誊写
        二、社会公民意识和作家主体身份的交叉
第三章 改革遗留问题的承受者——底层群众
    第一节 国企大厂中的底层民众群像
        一、旧去新来社会现状
        二、已失“乐园”,遗留困顿
    第二节 乡镇底层群众群像
        一、坚守和背离——对乡村的双向立场
        二、知识分子的挣扎求生
    第三节 苦难的演变——个体与历史的交融
        一、重负重压——农民的两难境地
        二、兴起至衰败——工人的末路归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反腐小说创作潮的生成与流变[J]. 薛朝晖.  城市学刊. 2019(06)
[2]改革叙事的创作突围与思想认同——评电视剧《大江大河》[J]. 战迪.  中国电视. 2019(05)
[3]改革叙事的青年视角与成长逻辑——浅议电视剧《大江大河》的核心修辞策略[J]. 盖琪.  中国电视. 2019(04)
[4]现实主义的暧昧达成——19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一议[J]. 李蔚超.  广州文艺. 2019(03)
[5]1990年代的文学期刊与“现实主义冲击波”[J]. 李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1)
[6]试论当代文学的中华美学精神——以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叙事为中心[J]. 金永兵,张鹏瀚.  中国文艺评论. 2017(09)
[7]论《分享艰难》的自然主义叙事策略[J]. 张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01)
[8]“改革题材小说”中的文化认同及审美演变——从《乔厂长上任记》到《那儿》[J]. 薛月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1)
[9]弘扬正气 理性思辨——试论张平反腐题材小说对同类题材作品的超越[J]. 高同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10]刘醒龙小说简论[J]. 郭学军,李妍.  党史博采(理论). 2008(10)

博士论文
[1]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主潮与文学观研究[D]. 陈善君.湖南师范大学 2018
[2]中国当代反腐小说研究[D]. 杭泰斌.武汉大学 2017
[3]新时期以来官场小说研究[D]. 王萌.山东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典型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D]. 张新.青海师范大学 2019
[2]“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再检讨[D]. 李逸男.广西民族大学 2018
[3]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的村干部形象研究[D]. 王梅花.重庆大学 2017
[4]中国当代文论中典型的内涵辨析[D]. 黄轶劼.云南师范大学 2017
[5]当代工业题材小说中的工人形象谱系研究[D]. 范宇鑫.中国矿业大学 2015
[6]论刘醒龙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新变[D]. 邓雨佳.湖北大学 2013
[7]人性书写与精神反思[D]. 姚慧.安徽大学 2013
[8]“现实主义冲击波”现象研究[D]. 徐焕生.福建师范大学 2013
[9]近年来几种类型化“现实主义”创作潮批判[D]. 徐桂芬.山东大学 2012
[10]新时期底层写作现象研究[D]. 苗秋艳.山东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18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18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e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