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建阳刊《三国志演义》版本特征再探讨——建阳刻书背景对《三国志演义》版本形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6 14:37

  本文关键词:建阳刊《三国志演义》版本特征再探讨——建阳刻书背景对《三国志演义》版本形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三国志演义》 建阳书坊 版本特征 地域文化


【摘要】:现存《三国志演义》刊本出于建阳书坊者多。《三国志演义》建阳刊本具有明显的特征,如插图、按鉴、通俗化、花关索故事和"批评"等。建阳刊本特征的形成与建阳刻书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建阳刊刻《三国志演义》的历史,表现了建阳与江南刻书风格逐渐融合的过程。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三国志演义》 建阳书坊 版本特征 地域文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代小说刊印文献汇考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7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56.2;I207.413
【正文快照】: 三国故事的传播,从讲史平话到通俗演义,乃至通俗演义不同的传播阶段,500年间,建阳书坊几乎全程参与,见证了三国故事文本刊刻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同时几乎是建阳书坊刊刻通俗小说的发展全程。现存最早的三国长篇故事刊本是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建安虞氏刊《三国志平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欧阳健;关索考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刘世德;关于《三国志演义》嘉靖刊本的几点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绮炜;叶逢春刊《三国志传》版本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璇;;《三国志演义》嘉靖壬午本与武定本之关系管窥[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年04期

2 张献忠;;晚明通俗文学的商业化出版及作者和受众分析[J];明史研究论丛;2014年02期

3 侯瑶;;澄江阳宗关索戏传承与保护探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何红梅;;十年来《三国演义》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述要[J];菏泽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陈丽媛;;成化《花关索传》与《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蒋正治;;二十年来《三国演义》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回顾[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官文娟;明代建阳书坊的科考用书[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世德;《三国志演义》残叶试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刘世德;《三国志演义》周曰校刊本四种试论[J];文学遗产;2002年05期

3 竺青,李永祜;《水浒传》祖本及“郭武定本”问题新议[J];文学遗产;1997年05期

4 李伟实;花关索故事非《三国志演义》原本所有[J];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04期

5 沈津;;楚辞及汉魏六朝别集[J];文献;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蕴菡;;浅谈《三国志演义》文本的传播[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2 何诗莹;;论《三国志演义》之“奇”[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3 黄霖 ,顾越;《三国》版本研究的硕果——读中川谕的《〈三国志演义〉版本的研究》[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2期

4 汪大白;;诸葛失策谁与辨——《反三国志演义》侧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张蕊青;《三国志演义》取材蓝本与思想渊源新探[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6 关四平,陈默;论《三国志演义》的悲剧与悲情[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7 纪德君;论《三国志演义》与《通鉴》《通鉴纲目》之关系[J];学术研究;2004年05期

8 刘世德;关于《三国志演义》嘉靖刊本的几点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宋文翠;;论《三国志演义》关于计谋描写的心理战术[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宋文萃;;论《三国志演义》心理战术描写的个性化特征[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建;;义神关公[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志美;满文本《三国志演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李伟实;《三国志演义》的成书年代及版本演变[N];吉林日报;2002年

3 演讲人 刘世德;谈《三国志演义》朝鲜翻刻本[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齐洲;《三国志演义》成书年代考[N];光明日报;2014年

5 李小龙;曹操非小人,刘备竟好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闵庚旭;《三国志演义》早期文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贯井 正;《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红波;《三国志演义》在明清时代的传播接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璇;《三国志演义》序跋集释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宋文翠;论《三国志演义》的心理战术描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莉莉;《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3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83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